碗窑记

刊发时间:2021-05-01 A3版  作者:张伟锋

  我在黄昏时走进碗窑村,大地上的山峦已淹没了滚圆的太阳。在西边的天空上,还留有一些夕阳离去之后的金色光芒。在很多时空里,我打量过它们的样子,它们美丽、魔幻,而且富有层次感,只不过,它们出现和停留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在路上,我很少遇到行人,偶尔遇到一两个,也只是相互对视、微笑示意,然后,擦肩而过,继续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走了几步之后,再回首去看他们,却已消失在小巷之中。
  碗窑村坐落在临沧机场附近,相互之间距离三四公里左右。碗窑村的周边是腊托布朗族村、大勐准傣族村、勐托大寨傣族村、幕布拉祜族村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在历史上,“碗窑”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土陶制作息息相关,又因土陶以龙窑烧制粗碗为主而得名。从村庄最初诞生,到发展,到沉浮,再到继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过程。这期间,有美好圆满,也有苦难艰辛,甚至有战争出现。现如今,碗窑村已经发展到有500多户人家的大村庄,村庄里有80多户人家从事土陶生产,手工生产作坊有100多间,他们活在地理空间不曾变更的勐托坝子,像他们的先辈,日出日落之间劳作,日落日出之间安享人间幸福。
  沿着时间的隧道,逆流而上。我来到一条修长的龙窑面前,停下了匆匆的脚步。这条龙窑,在碗窑村属于年代最为久远的龙窑之一。据《临沧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湖南人杨义远、罗万升、邓鸿国等到缅宁(今临翔区)烧制坛罐。”这三人来到缅宁后,开始烧制坛罐,以此谋生。后来,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陶土资源,便在这里迎娶了当地布朗族头人的女儿,安家于此,世代繁衍,世代传承制作土陶。转眼之间,时间就跨出了300多年的步伐,他们作为首创者,早已消逝在风中,但他们的后代,却在此繁衍到了第八、九代。然而,即便时间过了几百年,可是作为一种内在的“遗产”,碗窑的土陶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它的灵魂始终飘荡在生活的气息里。这或许正是三百年来,我们只记住了进入缅宁烧陶者和当下部分烧陶者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艺术的求索上,碗窑村近些年涌现出的一些制陶人,他们在为此做着自己的努力,比如邓安康、罗星青、杨追、杨明,再比如双江县城边的申健宇,虽然其人、其地在双江,但和碗窑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制陶者是碗窑人,烧陶者也是碗窑人,陶土也是来自碗窑村。从这些质地出发,也可以把申氏算作是出于碗窑村。这些可以算作是碗窑村的内部突围。在外部介入上,当地引进了一家土陶生产企业,大概的意思是借艺术家的思考力,融景德镇的陶瓷技艺,作用于碗窑村的土陶。这种互取长处的探索方式,或许对出现带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是有帮助的。不过,一切尚且开始,最终走到哪里、出现什么结果,我们只能交给时间,时间会回答我们的一切期待。
  从碗窑最初制陶到现在,已经走过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些历史中,是否有一些有价值的线索遗留下来呢?带着这些疑问,2011年8月,考古工作者们对碗窑村一号龙窑窑头的两侧进行了试掘。在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开挖了两条探沟,出土了陶器四系罐、双耳罐、花瓶、碗及陶瓷碎片近2000片。同是这一年,在距离碗窑村几公里的博尚镇大芋地清代墓地,在意外中被发掘,清理发现长方形竖穴土葬墓50多座、圆形竖穴火葬墓10余座。出土遗物有陶罐、红陶葫芦瓶、玉壶春瓶、青花瓷器、青花瓷盘、烟斗、漆器等。这两个地点出土的四系罐形制相似,初步推断,大芋地墓地部分出土陶器应为碗窑龙窑烧制,同时也证明了龙窑的建造历史应该为清代。
  在广阔的勐托坝子上,曾经生活着无数勤劳的人们。他们在历史的时刻里出现,在历史的时段里谋生、求幸福,又在某个历史时刻悄然逝去。他们源源不断地生息繁衍,使得这块土地生生不息、后继有人,他们一代一代地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开垦。今天,这块肥沃的坝子上,人们夏秋时节种植成片的烤烟,冬春时节种植金黄的油菜,在烟叶和菜花簇拥的碗窑村里,继承土陶制作技艺的人们,潜心制陶、烧陶、卖陶。他们生活的篇章,在新的年代里沿着百年延续下来的梦想,向着追求幸福的方向走去。2012年12月20日,碗窑村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之一;2013年5月19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誉名为“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在新的时空里,土陶制作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焦虑和茫然,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着美好的人生,但是,要怎样才能绕过那些磕磕绊绊的命运起伏呢?要怎样才能走进逍遥自在、自由快活的幸福时空呢?我想,这不仅是碗窑村人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人生问题,也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永恒话题。
  夜的帷幕缓缓落下,周边的视野逐渐漆黑下来。我一个人走在细长的巷道里,准备以静默的方式告别这个无数次抵达的村庄。我觉得,在面对一个时间里走来的事物时,安静是一种难得的体面。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他们步履蹒跚,身体佝偻,相互搀扶,从我的对面慢慢走来。他们与我相错在一个黑色的时空里,一条瘦长的巷道上,他们去向了寨子的深处。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他们完全地消失在夜的黑色海洋里,才转身离开。

返回
2024年05月02日  第899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碗窑记

刊发时间:2021-05-01 A3版  作者:张伟锋 【字体:大 中 小】

  我在黄昏时走进碗窑村,大地上的山峦已淹没了滚圆的太阳。在西边的天空上,还留有一些夕阳离去之后的金色光芒。在很多时空里,我打量过它们的样子,它们美丽、魔幻,而且富有层次感,只不过,它们出现和停留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在路上,我很少遇到行人,偶尔遇到一两个,也只是相互对视、微笑示意,然后,擦肩而过,继续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走了几步之后,再回首去看他们,却已消失在小巷之中。
  碗窑村坐落在临沧机场附近,相互之间距离三四公里左右。碗窑村的周边是腊托布朗族村、大勐准傣族村、勐托大寨傣族村、幕布拉祜族村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在历史上,“碗窑”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土陶制作息息相关,又因土陶以龙窑烧制粗碗为主而得名。从村庄最初诞生,到发展,到沉浮,再到继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过程。这期间,有美好圆满,也有苦难艰辛,甚至有战争出现。现如今,碗窑村已经发展到有500多户人家的大村庄,村庄里有80多户人家从事土陶生产,手工生产作坊有100多间,他们活在地理空间不曾变更的勐托坝子,像他们的先辈,日出日落之间劳作,日落日出之间安享人间幸福。
  沿着时间的隧道,逆流而上。我来到一条修长的龙窑面前,停下了匆匆的脚步。这条龙窑,在碗窑村属于年代最为久远的龙窑之一。据《临沧县志》记载:“乾隆年间,湖南人杨义远、罗万升、邓鸿国等到缅宁(今临翔区)烧制坛罐。”这三人来到缅宁后,开始烧制坛罐,以此谋生。后来,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陶土资源,便在这里迎娶了当地布朗族头人的女儿,安家于此,世代繁衍,世代传承制作土陶。转眼之间,时间就跨出了300多年的步伐,他们作为首创者,早已消逝在风中,但他们的后代,却在此繁衍到了第八、九代。然而,即便时间过了几百年,可是作为一种内在的“遗产”,碗窑的土陶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它的灵魂始终飘荡在生活的气息里。这或许正是三百年来,我们只记住了进入缅宁烧陶者和当下部分烧陶者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艺术的求索上,碗窑村近些年涌现出的一些制陶人,他们在为此做着自己的努力,比如邓安康、罗星青、杨追、杨明,再比如双江县城边的申健宇,虽然其人、其地在双江,但和碗窑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制陶者是碗窑人,烧陶者也是碗窑人,陶土也是来自碗窑村。从这些质地出发,也可以把申氏算作是出于碗窑村。这些可以算作是碗窑村的内部突围。在外部介入上,当地引进了一家土陶生产企业,大概的意思是借艺术家的思考力,融景德镇的陶瓷技艺,作用于碗窑村的土陶。这种互取长处的探索方式,或许对出现带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是有帮助的。不过,一切尚且开始,最终走到哪里、出现什么结果,我们只能交给时间,时间会回答我们的一切期待。
  从碗窑最初制陶到现在,已经走过几百年的历史。在这些历史中,是否有一些有价值的线索遗留下来呢?带着这些疑问,2011年8月,考古工作者们对碗窑村一号龙窑窑头的两侧进行了试掘。在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开挖了两条探沟,出土了陶器四系罐、双耳罐、花瓶、碗及陶瓷碎片近2000片。同是这一年,在距离碗窑村几公里的博尚镇大芋地清代墓地,在意外中被发掘,清理发现长方形竖穴土葬墓50多座、圆形竖穴火葬墓10余座。出土遗物有陶罐、红陶葫芦瓶、玉壶春瓶、青花瓷器、青花瓷盘、烟斗、漆器等。这两个地点出土的四系罐形制相似,初步推断,大芋地墓地部分出土陶器应为碗窑龙窑烧制,同时也证明了龙窑的建造历史应该为清代。
  在广阔的勐托坝子上,曾经生活着无数勤劳的人们。他们在历史的时刻里出现,在历史的时段里谋生、求幸福,又在某个历史时刻悄然逝去。他们源源不断地生息繁衍,使得这块土地生生不息、后继有人,他们一代一代地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开垦。今天,这块肥沃的坝子上,人们夏秋时节种植成片的烤烟,冬春时节种植金黄的油菜,在烟叶和菜花簇拥的碗窑村里,继承土陶制作技艺的人们,潜心制陶、烧陶、卖陶。他们生活的篇章,在新的年代里沿着百年延续下来的梦想,向着追求幸福的方向走去。2012年12月20日,碗窑村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之一;2013年5月19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誉名为“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在新的时空里,土陶制作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焦虑和茫然,他们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着美好的人生,但是,要怎样才能绕过那些磕磕绊绊的命运起伏呢?要怎样才能走进逍遥自在、自由快活的幸福时空呢?我想,这不仅是碗窑村人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人生问题,也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永恒话题。
  夜的帷幕缓缓落下,周边的视野逐渐漆黑下来。我一个人走在细长的巷道里,准备以静默的方式告别这个无数次抵达的村庄。我觉得,在面对一个时间里走来的事物时,安静是一种难得的体面。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他们步履蹒跚,身体佝偻,相互搀扶,从我的对面慢慢走来。他们与我相错在一个黑色的时空里,一条瘦长的巷道上,他们去向了寨子的深处。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他们完全地消失在夜的黑色海洋里,才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