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木村:如烟的过往和静谧的时光

刊发时间:2021-05-09 A3版  作者:曾庆芳

  圈内乡昔木村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南部,距市区所在地46公里,海拔高度1750米,东邻忙定村,南和宁安、坝尾相连,北与幕岸、斗阁相望,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全村800多户,总人口2000多人。相传居住在此的土著居民是佤族先民,后傣族由勐卵(德宏)、南桥福海(西双版纳)等地迁入,步入稳定的农耕时期。内地汉族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迁入昔木,因往来交通方便,许多手艺人纷纷选择此地落巢,各民族和谐共处至今。昔木不仅因“贡王爷”闻名,更引人注意的是这里有世间罕见的“阴木”。
  一
  白墙黛瓦,构成昔木村的颜色。
  岁月、雨痕、树荫、花色、藤影,昔木入画,就因了这白墙黛瓦。新涂抹的白墙是有些飘的,但有了那岁月的黛瓦轻轻一压,寨子就安静了下来。屋脊两端上翘,谓之鸱吻,风格独特。墙上画有卷云、盘缠花纹饰,添一份灵韵气息。瓦当上的纹饰各有不同,多以菱形纹、连环纹为主,昔木的整体建筑属于比较接地气的,虽无夺人眼球的艺术之美,也于寻常琐碎之中多了几分亲切,多了几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昔木是傣语,“昔”是走失的意思,“木”是猪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猪走失的寨子。但昔木确实和树息息相关。昔木村民自古有在房前屋后、村寨周围种植林木、竹子、古柏、酸枣、古茶、柿子、香橼等传统。村内花木甚多,空气清新,鸠声树影,令人神畅。位于帮麻槽子田头的大竜树郁郁苍苍,树龄约300余年,曾被佤族视为神树祭拜。村里小学校内的7棵古柏树龄距今已有130余年。浓重的、枝柯交错的大树绿意融融。鸟在阳光和绿叶如墨的阴影间扑腾啼鸣,鸟声啾啾。我们从下面走过,鸟儿不惊,上下腾跃喧哗。静静地望着鸟儿上下飞翔,是充满了生趣的。百年的古木,林木幽邃,叶茂蔽天,洒下的光斑连着泥土透出一股淡淡的芬芳气息来。《史记》言:“柏为百木之长,芬芳可爱。”因为生长极为缓慢,珍贵稀少。由于柏树有着不易腐败的特性,克里特人用它来筑屋造船。希腊人用以雕塑神像。古埃及人用来制作棺木,也运用于各种医疗用途。而在昔木,它则成了“阴木”。
  当然了,让昔木声名在外的不仅是人世间罕见的“阴木”,还有历代人才辈出。自清朝唐应韶和其表兄李璞同时中了秀才,昔木学风由此丕振,迄今不改。文化教育的风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乡村聚落,形成了浓郁的崇尚文化的传统。民国五年(1916),何崇文在昔木庙房创办私塾。1924年,昔木村开办初级小学,地址在庙房梁子,习惯称为大庙小学。当年的昔木学校是一座大理风格的飞檐翘角青瓦建筑,雕花木门窗,梅花斜格样,古朴素雅。那时学校大门口种有一棵紫薇花树,春来花发时,一定是极为烂漫的。进大门两边各安放一个大牛皮鼓。进门的人要先敲大鼓,再上香。庙,我已看不见了,但学校还在,那几棵古柏树还在。学校里依然有清朗的书声,民国时留传至今的儿歌“青天高高,太阳照照,云儿渺渺,风儿飘飘,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出来游玩,游玩,快乐逍遥。”依然时不时被唱起。
  二
  贡爷巷,一条小弄堂,长短不过两百米。原先的青石板路已被换为水泥地。清末唐应韶考取了贡生,被当地人尊称为“贡爷”,曾获清朝赐匾额一块,上书“荣膺鸠杖”。
  唐贡爷虽说胸怀大志,但在昔木这偏僻山野,层层高山阻拦了海阔天空的目光。毕生明经(秀才)终老,未能获取更高的功名。虽心有不甘,可在现实面前贡爷也不得不认了命。“明经终老,琴书淹没”是老贡爷人生抉择的结局,从中感悟到他读书的艰辛和对文化的崇敬,感悟到他受制于地域的无奈和沉寂于深山的不甘。可他对曾经的皇恩浩荡仍念念不忘,所以著龙头于檐上。贡爷老宅,并不显山露水,后来者只能在这龙头上窥见贡爷那内心的曲水流觞。雕龙颜色发黑,雕工非凡,昂首露齿,庄重肃穆之中平添几分神秘气象,仿佛活着。边地的强悍、粗犷、野性,亦在雕龙里活灵显现。
  据说当年施工时,不仅把大理的名工巧匠请来,建筑材料也是精挑细选,才得以让这栋老宅数百年不倒,宅内大檐等构架形制依然完好,留存至今。然而,其门素寡,并无更多的雕饰之物,仅仅只是两道大大的斑驳木门而已。不过岁月更迭,这大门历经几代人,想必早已不是原先的模样了。
  唐贡爷身上可谓传奇满满,他虽是一介书生,关键时刻却也侠义剑心。当有外敌入侵时,贡爷带领村民们抗敌御寇,在战场上显现出足智多谋的另一面,让人不由得刮目相看。咸丰八年,外敌侵犯南区各处村寨,先是把水源处团团围住,欲让村民因干渴而降,却被唐贡爷在帮麻山顶南侧绝壁下另劈水源处化解。后唐贡爷带领乡民,占据了昔木的帮麻山,筑壕立栅,据守险隘,在各隘口以弩箭、檑木滚石阻击入侵者。由于唐贡爷调遣有方,入侵者久攻不下,只得悻悻然而退。战后,唐贡爷来到帮麻山绝壁泉眼,行跪拜大礼,用手持的杵棍和铁制钉头,在泉眼的石壁上刻下“天一井”三个大字。 并将自家的一块阴宅宝地捐葬殉难勇士,博得乡邻们的一致称赞。
  之后,随着唐贡爷的殁去,曾有的繁华热闹已成为无关紧要的表象。一个多世纪后,贡爷老宅内住进了土改时分得居住权的七、八户贫下中农家庭。闲暇时,人群聚居的时候,老宅子里才又响起人世间的声音。而那龙头的标识,却犹若烙印,在老宅的柱子上,形神不散。
  老屋沉寂、阴暗,到处是积年的灰尘,弥漫着老屋特有的霉腐味,房间的阴鹜气息如钢丝般缠绕过来。院内的地面坑坑洼洼,残缺的院墙满目疮痍,木门木窗已历经多次翻修,除房子的形制格局还在外,其余的大都已面目全非。贡爷老宅已是昔木村旧时年代最后的绝唱,它穿过裂缝丛生的时间,把过往的时光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尘灰遍及的阴暗角落,踮起脚尖,用手指触摸了一下残缺的檐角,在其间,我仿佛触摸到了那些残木断碣化作的缕缕尘埃。如今的贡爷老宅,安静得犹如一段不堪回首的陈年往事,外表虽是鲜活的,破败、没落却是在其内里的。毕竟是栋上百年的老宅了,两百多年的光阴,外面看不出来,却已蚀进了内里去。再坚实的建筑,也难敌那岁月的风霜。但它仍然是有生命的——隐藏在内部的、寂静的生命。
  贡爷的房子是串联在一起相互通达的,但曲折隐蔽。住在这里的居民无论年长年幼,仿佛都有一种神奇的穿墙术,一小男孩前一分钟还看见他在我们旁边说着话,眨眼间,他的声音就从另一堵墙后面传了过来。而路旁最老的那栋宅子的主人不在家,木门上挂着锁,我们只能站在门前透过门缝往里瞄。后院一佝偻着背的老妇人不知用了啥法子,竟然能够把锁扭开后领我们进去参观。看来住在这儿的人们朝夕相处,厮混得熟悉,这家的门也是那家的门,这家的院场也是那家人的院场,彼此交融,已与家人无异。
  旧宅院,天丼、檐墙,有端正深奥的门楣,有痕迹斑斑的门槛,站在那幽凉的弄堂,禁不住也会对那些雕梁画栋,那期间发生的故事发生兴趣来。院子里的老柿子树上挂着稀稀落落的果实,鸡在地上啄食,小孩子在嬉戏追逐着,这人世间的俗常景象,到底叫人如许缠绵,贡王爷的府袛,在这清秋图景里,也是年年月月,情致亘古吧。
  小巷,清寂的午后,当一个老妪拄着拐杖在巷道里出现,鲜活地把一个古老村寨的身影呈现在我们几个的面前。老妪从最上边的巷口扶着墙角慢慢走下来,走到我们拍照的木门旁,坐在门槛旁的石阶上和我们聊天。她说她今年已经87岁了,哪儿也不想去了,准备在这老屋终老。她说,像她这样的老人家,寨子里还有好几个。一旦她离世,贡爷家的老宅历史便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这样看来,我们可能是见到贡爷老宅的最后一批外来者,奇迹般地在它被拆毁前看到它遗留与世的最后容颜。时光茫茫,一切将湮没无闻。老宅存在之时让人浑然不觉,消失得如此之快,让人毫无防备。
  三
  昔木,有形形色色的手艺人居住着。石匠、木匠、铜匠、瓦匠、裁缝、藤篾匠……当年昔木村每户人家几乎都有手艺人,他们笃信着“天干饿不死手艺人”的信条。读《昔木村上寨风土志》,从中读到形形色色手艺人的故事,各色人等曾在这个村子出没过。就这样一页页翻阅着,昔木村的往昔一点点在心里复活。
  在这僻壤,李本寿师傅做的烟筒早已名声在外。曾有双江一人闻名前来,看到他新做的13只烟筒,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把钱数给他,把烟筒席卷而去。我是因为在一本刊物里见到北京记者采写他的文章,才知道在临沧昔木村这里还藏着一名手艺高人。
  李师傅把烟筒当作艺术品来精雕细作,为此他从不吝惜时间和工艺。他造出来的烟筒能最大限度地展露阴柏木木纹肌理的魅力,他的绝活就是他所做的烟筒是绝不会渗水的。
  乾隆十二年,缅宁厅下令砍伐柏木抬运到缅宁建盖衙门,民众不堪重负,将柏木材料埋于土中,数百年后变成珍贵材料“阴木”(《圈内乡志》)。这就是昔木一带为什么会有“阴柏木”的缘由。它深埋泥土数百年,质地坚硬,不易变形,若拂去表面的污浊,再经抛光,便会呈现出紫檀色,从里到外溢出清淡的幽香,因为阴沉木年代久远,被外国考古学家誉为“东方神木”。不同的阴沉木有不同的特点,有阴沉楠木、阴沉花梨木、阴沉香枝木等。昔木的阴柏木则是其间的佼佼者,是做水烟筒的上佳之选。
  烟筒的原材料——阴木是越来越少了,李师傅家里院场脚堆着的材料还可以够他用上一阵子。他领着我蹲在木料堆旁,抚摸着最下面一块宽厚敦实,看上去黑不溜秋的木材板说这就是阴柏木,见我讶异不太相信的神色,他取过一把砍刀削了一块翘起的木屑给我闻。确实有一股很清冽的香味,这种香味幽幽的,怪不得人们用阴木来制香熏呢。如今阴柏木几近枯竭,他也尝试着用柚木、红杉木等其他木料,材料的好坏外表是看不出来的,那些木料的颜色和纹饰好看,但木质不是硬就是软,不是李师傅的心头所好。实际上,只有懂得“木性”的人,才能激活蛰伏在木头中的大美。
  选好了木料,就要根据顾客的具体要求来尺量锯段。通常的尺寸是长80厘米、直径10厘米。木段锯好后,李师傅只做简单的刨圆,然后缠上麻绳,在水里浸泡两天,再拿到作坊熏烤。
  熏烤是备料阶段必不可少的一步。李师傅作坊的灶台上,挂着十多个烟筒,烟熏火烤半年以上。李师傅说熏烤可以去除其间的水分,还能起到固化木质、增强材质纤维伸缩力的作用。为了保证做好的水烟筒一丝气不漏,一滴水不渗,还要给它套上箍,并打磨抛光,李本寿管这一步叫“大箍三匝”。经过熏烤的烟筒,很少出现变形和开裂,即便长时间盛水也不会浸渍。
  作坊是一间很简易狭窄的房子,里面黑乎乎的一张大的工作台深而牢固地摆在地面,墙上、地间堆满了不同的工具配件、未完工的模具,要插足找个歇脚的地方都难。当我们看到那一个个滴水不漏的烟筒时,绝不会想到从原料到雏形这一过程的繁杂琐碎。先是解好木板,用锯子,把中间部位一点点刨去,再用木锛来刨光烟筒内侧,在底部20厘米至30厘米处切口,插上烟嘴,再喷水烘烤,打磨抛光……李师傅慢言细语地道来。凡事慢慢地做,因为笃定,所以从容,李师傅的水烟筒,与其他相比,自有独特的气韵,不拘于形,洒脱大气。
  李师傅这里绝对没有相同的烟筒,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息。要说李师傅做的烟筒有什么特点,就是两个字“好用”。实际上,李师傅说他对自己做的烟筒也不是个个满意。只是这么多年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平平淡淡的做着过来了。乡村的日子枯燥乏味,做烟筒于他而言是一个有趣的消遣。
  但李师傅做的烟筒好可不是用他自己吹出来的,他的手艺是在实践中练就出来的。他说木匠一般没有能说会道的,会说的都不是好木匠。这种手艺也不是用嘴可以教出来的,因为每个人的手感都不一样。李师傅做烟筒的最高境界,就是严丝合缝,完美得没有漏洞。那些雕龙刻凤的噱头他不弄。他说,烟筒就是烟筒,是用来吸的,吸着舒服不舒服只有吸烟筒的人认得,不好吸的烟筒做得再好看都没用。
  庭院、阴柏木、水烟筒,还有李师傅,我们在这平凡的民间小院里相遇。我对李师傅那么多年孤注一掷地坚持着做水烟筒,充满了敬意。所谓传统,就滞留在这儿,不用刻意去保护,去弘扬,它就活生生地留存在李师傅的身上。

返回
2024年05月16日  第900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昔木村:如烟的过往和静谧的时光

刊发时间:2021-05-09 A3版  作者:曾庆芳 【字体:大 中 小】

  圈内乡昔木村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南部,距市区所在地46公里,海拔高度1750米,东邻忙定村,南和宁安、坝尾相连,北与幕岸、斗阁相望,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全村800多户,总人口2000多人。相传居住在此的土著居民是佤族先民,后傣族由勐卵(德宏)、南桥福海(西双版纳)等地迁入,步入稳定的农耕时期。内地汉族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迁入昔木,因往来交通方便,许多手艺人纷纷选择此地落巢,各民族和谐共处至今。昔木不仅因“贡王爷”闻名,更引人注意的是这里有世间罕见的“阴木”。
  一
  白墙黛瓦,构成昔木村的颜色。
  岁月、雨痕、树荫、花色、藤影,昔木入画,就因了这白墙黛瓦。新涂抹的白墙是有些飘的,但有了那岁月的黛瓦轻轻一压,寨子就安静了下来。屋脊两端上翘,谓之鸱吻,风格独特。墙上画有卷云、盘缠花纹饰,添一份灵韵气息。瓦当上的纹饰各有不同,多以菱形纹、连环纹为主,昔木的整体建筑属于比较接地气的,虽无夺人眼球的艺术之美,也于寻常琐碎之中多了几分亲切,多了几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昔木是傣语,“昔”是走失的意思,“木”是猪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猪走失的寨子。但昔木确实和树息息相关。昔木村民自古有在房前屋后、村寨周围种植林木、竹子、古柏、酸枣、古茶、柿子、香橼等传统。村内花木甚多,空气清新,鸠声树影,令人神畅。位于帮麻槽子田头的大竜树郁郁苍苍,树龄约300余年,曾被佤族视为神树祭拜。村里小学校内的7棵古柏树龄距今已有130余年。浓重的、枝柯交错的大树绿意融融。鸟在阳光和绿叶如墨的阴影间扑腾啼鸣,鸟声啾啾。我们从下面走过,鸟儿不惊,上下腾跃喧哗。静静地望着鸟儿上下飞翔,是充满了生趣的。百年的古木,林木幽邃,叶茂蔽天,洒下的光斑连着泥土透出一股淡淡的芬芳气息来。《史记》言:“柏为百木之长,芬芳可爱。”因为生长极为缓慢,珍贵稀少。由于柏树有着不易腐败的特性,克里特人用它来筑屋造船。希腊人用以雕塑神像。古埃及人用来制作棺木,也运用于各种医疗用途。而在昔木,它则成了“阴木”。
  当然了,让昔木声名在外的不仅是人世间罕见的“阴木”,还有历代人才辈出。自清朝唐应韶和其表兄李璞同时中了秀才,昔木学风由此丕振,迄今不改。文化教育的风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乡村聚落,形成了浓郁的崇尚文化的传统。民国五年(1916),何崇文在昔木庙房创办私塾。1924年,昔木村开办初级小学,地址在庙房梁子,习惯称为大庙小学。当年的昔木学校是一座大理风格的飞檐翘角青瓦建筑,雕花木门窗,梅花斜格样,古朴素雅。那时学校大门口种有一棵紫薇花树,春来花发时,一定是极为烂漫的。进大门两边各安放一个大牛皮鼓。进门的人要先敲大鼓,再上香。庙,我已看不见了,但学校还在,那几棵古柏树还在。学校里依然有清朗的书声,民国时留传至今的儿歌“青天高高,太阳照照,云儿渺渺,风儿飘飘,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出来游玩,游玩,快乐逍遥。”依然时不时被唱起。
  二
  贡爷巷,一条小弄堂,长短不过两百米。原先的青石板路已被换为水泥地。清末唐应韶考取了贡生,被当地人尊称为“贡爷”,曾获清朝赐匾额一块,上书“荣膺鸠杖”。
  唐贡爷虽说胸怀大志,但在昔木这偏僻山野,层层高山阻拦了海阔天空的目光。毕生明经(秀才)终老,未能获取更高的功名。虽心有不甘,可在现实面前贡爷也不得不认了命。“明经终老,琴书淹没”是老贡爷人生抉择的结局,从中感悟到他读书的艰辛和对文化的崇敬,感悟到他受制于地域的无奈和沉寂于深山的不甘。可他对曾经的皇恩浩荡仍念念不忘,所以著龙头于檐上。贡爷老宅,并不显山露水,后来者只能在这龙头上窥见贡爷那内心的曲水流觞。雕龙颜色发黑,雕工非凡,昂首露齿,庄重肃穆之中平添几分神秘气象,仿佛活着。边地的强悍、粗犷、野性,亦在雕龙里活灵显现。
  据说当年施工时,不仅把大理的名工巧匠请来,建筑材料也是精挑细选,才得以让这栋老宅数百年不倒,宅内大檐等构架形制依然完好,留存至今。然而,其门素寡,并无更多的雕饰之物,仅仅只是两道大大的斑驳木门而已。不过岁月更迭,这大门历经几代人,想必早已不是原先的模样了。
  唐贡爷身上可谓传奇满满,他虽是一介书生,关键时刻却也侠义剑心。当有外敌入侵时,贡爷带领村民们抗敌御寇,在战场上显现出足智多谋的另一面,让人不由得刮目相看。咸丰八年,外敌侵犯南区各处村寨,先是把水源处团团围住,欲让村民因干渴而降,却被唐贡爷在帮麻山顶南侧绝壁下另劈水源处化解。后唐贡爷带领乡民,占据了昔木的帮麻山,筑壕立栅,据守险隘,在各隘口以弩箭、檑木滚石阻击入侵者。由于唐贡爷调遣有方,入侵者久攻不下,只得悻悻然而退。战后,唐贡爷来到帮麻山绝壁泉眼,行跪拜大礼,用手持的杵棍和铁制钉头,在泉眼的石壁上刻下“天一井”三个大字。 并将自家的一块阴宅宝地捐葬殉难勇士,博得乡邻们的一致称赞。
  之后,随着唐贡爷的殁去,曾有的繁华热闹已成为无关紧要的表象。一个多世纪后,贡爷老宅内住进了土改时分得居住权的七、八户贫下中农家庭。闲暇时,人群聚居的时候,老宅子里才又响起人世间的声音。而那龙头的标识,却犹若烙印,在老宅的柱子上,形神不散。
  老屋沉寂、阴暗,到处是积年的灰尘,弥漫着老屋特有的霉腐味,房间的阴鹜气息如钢丝般缠绕过来。院内的地面坑坑洼洼,残缺的院墙满目疮痍,木门木窗已历经多次翻修,除房子的形制格局还在外,其余的大都已面目全非。贡爷老宅已是昔木村旧时年代最后的绝唱,它穿过裂缝丛生的时间,把过往的时光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尘灰遍及的阴暗角落,踮起脚尖,用手指触摸了一下残缺的檐角,在其间,我仿佛触摸到了那些残木断碣化作的缕缕尘埃。如今的贡爷老宅,安静得犹如一段不堪回首的陈年往事,外表虽是鲜活的,破败、没落却是在其内里的。毕竟是栋上百年的老宅了,两百多年的光阴,外面看不出来,却已蚀进了内里去。再坚实的建筑,也难敌那岁月的风霜。但它仍然是有生命的——隐藏在内部的、寂静的生命。
  贡爷的房子是串联在一起相互通达的,但曲折隐蔽。住在这里的居民无论年长年幼,仿佛都有一种神奇的穿墙术,一小男孩前一分钟还看见他在我们旁边说着话,眨眼间,他的声音就从另一堵墙后面传了过来。而路旁最老的那栋宅子的主人不在家,木门上挂着锁,我们只能站在门前透过门缝往里瞄。后院一佝偻着背的老妇人不知用了啥法子,竟然能够把锁扭开后领我们进去参观。看来住在这儿的人们朝夕相处,厮混得熟悉,这家的门也是那家的门,这家的院场也是那家人的院场,彼此交融,已与家人无异。
  旧宅院,天丼、檐墙,有端正深奥的门楣,有痕迹斑斑的门槛,站在那幽凉的弄堂,禁不住也会对那些雕梁画栋,那期间发生的故事发生兴趣来。院子里的老柿子树上挂着稀稀落落的果实,鸡在地上啄食,小孩子在嬉戏追逐着,这人世间的俗常景象,到底叫人如许缠绵,贡王爷的府袛,在这清秋图景里,也是年年月月,情致亘古吧。
  小巷,清寂的午后,当一个老妪拄着拐杖在巷道里出现,鲜活地把一个古老村寨的身影呈现在我们几个的面前。老妪从最上边的巷口扶着墙角慢慢走下来,走到我们拍照的木门旁,坐在门槛旁的石阶上和我们聊天。她说她今年已经87岁了,哪儿也不想去了,准备在这老屋终老。她说,像她这样的老人家,寨子里还有好几个。一旦她离世,贡爷家的老宅历史便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这样看来,我们可能是见到贡爷老宅的最后一批外来者,奇迹般地在它被拆毁前看到它遗留与世的最后容颜。时光茫茫,一切将湮没无闻。老宅存在之时让人浑然不觉,消失得如此之快,让人毫无防备。
  三
  昔木,有形形色色的手艺人居住着。石匠、木匠、铜匠、瓦匠、裁缝、藤篾匠……当年昔木村每户人家几乎都有手艺人,他们笃信着“天干饿不死手艺人”的信条。读《昔木村上寨风土志》,从中读到形形色色手艺人的故事,各色人等曾在这个村子出没过。就这样一页页翻阅着,昔木村的往昔一点点在心里复活。
  在这僻壤,李本寿师傅做的烟筒早已名声在外。曾有双江一人闻名前来,看到他新做的13只烟筒,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把钱数给他,把烟筒席卷而去。我是因为在一本刊物里见到北京记者采写他的文章,才知道在临沧昔木村这里还藏着一名手艺高人。
  李师傅把烟筒当作艺术品来精雕细作,为此他从不吝惜时间和工艺。他造出来的烟筒能最大限度地展露阴柏木木纹肌理的魅力,他的绝活就是他所做的烟筒是绝不会渗水的。
  乾隆十二年,缅宁厅下令砍伐柏木抬运到缅宁建盖衙门,民众不堪重负,将柏木材料埋于土中,数百年后变成珍贵材料“阴木”(《圈内乡志》)。这就是昔木一带为什么会有“阴柏木”的缘由。它深埋泥土数百年,质地坚硬,不易变形,若拂去表面的污浊,再经抛光,便会呈现出紫檀色,从里到外溢出清淡的幽香,因为阴沉木年代久远,被外国考古学家誉为“东方神木”。不同的阴沉木有不同的特点,有阴沉楠木、阴沉花梨木、阴沉香枝木等。昔木的阴柏木则是其间的佼佼者,是做水烟筒的上佳之选。
  烟筒的原材料——阴木是越来越少了,李师傅家里院场脚堆着的材料还可以够他用上一阵子。他领着我蹲在木料堆旁,抚摸着最下面一块宽厚敦实,看上去黑不溜秋的木材板说这就是阴柏木,见我讶异不太相信的神色,他取过一把砍刀削了一块翘起的木屑给我闻。确实有一股很清冽的香味,这种香味幽幽的,怪不得人们用阴木来制香熏呢。如今阴柏木几近枯竭,他也尝试着用柚木、红杉木等其他木料,材料的好坏外表是看不出来的,那些木料的颜色和纹饰好看,但木质不是硬就是软,不是李师傅的心头所好。实际上,只有懂得“木性”的人,才能激活蛰伏在木头中的大美。
  选好了木料,就要根据顾客的具体要求来尺量锯段。通常的尺寸是长80厘米、直径10厘米。木段锯好后,李师傅只做简单的刨圆,然后缠上麻绳,在水里浸泡两天,再拿到作坊熏烤。
  熏烤是备料阶段必不可少的一步。李师傅作坊的灶台上,挂着十多个烟筒,烟熏火烤半年以上。李师傅说熏烤可以去除其间的水分,还能起到固化木质、增强材质纤维伸缩力的作用。为了保证做好的水烟筒一丝气不漏,一滴水不渗,还要给它套上箍,并打磨抛光,李本寿管这一步叫“大箍三匝”。经过熏烤的烟筒,很少出现变形和开裂,即便长时间盛水也不会浸渍。
  作坊是一间很简易狭窄的房子,里面黑乎乎的一张大的工作台深而牢固地摆在地面,墙上、地间堆满了不同的工具配件、未完工的模具,要插足找个歇脚的地方都难。当我们看到那一个个滴水不漏的烟筒时,绝不会想到从原料到雏形这一过程的繁杂琐碎。先是解好木板,用锯子,把中间部位一点点刨去,再用木锛来刨光烟筒内侧,在底部20厘米至30厘米处切口,插上烟嘴,再喷水烘烤,打磨抛光……李师傅慢言细语地道来。凡事慢慢地做,因为笃定,所以从容,李师傅的水烟筒,与其他相比,自有独特的气韵,不拘于形,洒脱大气。
  李师傅这里绝对没有相同的烟筒,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息。要说李师傅做的烟筒有什么特点,就是两个字“好用”。实际上,李师傅说他对自己做的烟筒也不是个个满意。只是这么多年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平平淡淡的做着过来了。乡村的日子枯燥乏味,做烟筒于他而言是一个有趣的消遣。
  但李师傅做的烟筒好可不是用他自己吹出来的,他的手艺是在实践中练就出来的。他说木匠一般没有能说会道的,会说的都不是好木匠。这种手艺也不是用嘴可以教出来的,因为每个人的手感都不一样。李师傅做烟筒的最高境界,就是严丝合缝,完美得没有漏洞。那些雕龙刻凤的噱头他不弄。他说,烟筒就是烟筒,是用来吸的,吸着舒服不舒服只有吸烟筒的人认得,不好吸的烟筒做得再好看都没用。
  庭院、阴柏木、水烟筒,还有李师傅,我们在这平凡的民间小院里相遇。我对李师傅那么多年孤注一掷地坚持着做水烟筒,充满了敬意。所谓传统,就滞留在这儿,不用刻意去保护,去弘扬,它就活生生地留存在李师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