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事村民议村民管

刊发时间:2021-05-20 A3版  作者:

永德县勐板乡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治理体系——
村里事村民议村民管

1.jpg

支柱产业    走品牌保护之路

3.jpg

  提起勐板乡,就不能不提到“忙肺茶”,作为普洱中的精品,它让无数茶客竞相追逐。近年来,勐板乡不断巩固茶产业支柱地位,通过合作社牵头示范,在加强茶叶资源保护与提升品牌价值上下功夫,以“忙肺茶”为龙头的勐板茶叶知名度不断提升,茶产业逐渐步入规范化品质化新发展模式。
  走入忙肺村茶山,顺着火山岩石板路逐级而上,两旁茶树枝上挂着二维码,轻轻一扫,茶树的各种信息便马上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这是忙肺茶园精细化管理的尝试。在党建引领下,忙肺村形成了一套在合作社框架内的,由茶农自治理事会共管共制的“洁净茶园”保护方案。根据行动倡议书,茶园不使用化肥和其它增长剂,建设绿色有机茶园,通过给茶树做好茶纹链溯源挂牌,茶叶的来源清晰明了,在后续生产检验等环节,能够直接追溯源头。
  登上山顶,崭新的“茶海亭”中,游客和茶农正在热议茶叶行情:“今年雨水来得晚,茶叶产量低了很多。但是‘忙肺茶’这几年价格持续走高,今年价格比起去年还高两三成。”让茶价逐年攀升的,除了村民共制的有机生态路线逐见成效,还得益于合作社的统购保障机制。茶之韵种植养殖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庚介绍:“以前农户直接将茶卖给茶商,由于产量小、制作水平层次不齐,价格上不去。2017年以后,我们将合作社和茶农紧密联系到一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初加工,再根据市场行情,统一给出指导售价。因为销量大,能保证质量,我们逐渐掌握了市场定价权,收入就越来越高。”
  忙肺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富说:“我们重点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己认识到生态环境越好、植被越自然的茶消费者更喜欢。有了他们的理解支持,茶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善。”在过去采茶季,茶农聘请大量工人,采摘后茶园里往往留下许多白色垃圾,而现在,在“洁净茶园”保护方案的实施下,保护茶园生态、监督好自家区域的环境整洁已经成为共识。

村镇建设    走民主管理之路

  勐板乡地处临沧市最后一个脱贫县永德,全乡辖10个行政村156个村民小组,常住居民7102户27928人。自2019年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100%退出后,全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治理有效”目标,结合永德县提出的“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的“三问三还”工作机制,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良性发展。
  随着茶产业蒸蒸日上,勐板乡的村镇也越发热闹,一些过去的村镇建设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勐板乡充分实践“三问三还”机制,引导群众“我的家乡我规划、我的家乡我建设、我的家乡我管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过去,茶农们为了吸引更多茶商来自家地里买茶,在村子路口、国道边、茶园内私自设置了很多广告牌。合作社建立起来后,有村民提议将广告牌改成统一规范的路桩,村民们纷纷同意,拆除自家广告牌,全乡在路口处统一设置木质引导牌,乡村风貌为之一新。
  在后山村,乡包村党委委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的“三人小组”主动与民共商,修改完善《村规民约》。采取公益性保洁员定期保洁、农户全域洁净日打扫、农户集资自聘保洁员日常保洁等形式确保道路每日洁净。随着参与度加深,后山村群众也越来越习惯为自己发声:“我们小组想硬化这段路,请村上帮助协调点水泥……”“村里到我们几户农户的水管老化了,容易断裂,请村上帮助解决……”后山村党支部通过与上级党委、政府和挂钩部门协调争取,逐步为群众解决了急需办理的各项事情。
  2019年以前,忙肺村曼兰干自然村的古水井和村组路长年失修,群众饮水和出行受到阻碍。在基层治理探索的鼓励下,曼兰干村民改变了“有项目找政府”的固有想法,向乡党委、乡政府申请水泥60吨,村内78户农户每户出资300元购买砂石并投工投劳,将入村的110米道路进行了硬化。
  群众的凝心聚力为村子争取到了市里30多万元的乡村振兴资金,自然村长和理事会商议后,采取每户每天出动一个劳动力的方式,经过投工投劳878人次,于2020年村曼兰村完成了105立方米古水井修复、387米道路硬化、135米排污管道铺设等项目。
  在勐板,党组织引领群众议事已经成为习惯。近年来,集镇上车辆乱停乱放曾引发不少纠纷,为此,勐板乡成立了街道管理委员会,在制定相关规范时,结合交警抓拍系统提供的集镇货物上下车时间和位置,将停车区域的规划交由集镇居民商议。“居民根据实情,自己决定的哪里是停车位,哪里是禁停区。这样大家执行起来就很少再有矛盾。”勐板乡街道管理委员会主任罗绍荣介绍。
  同样是听取群众建议后召开街道管理委员会会议决定的,还有取消街道分线的行道树以扩大有效路面,以及设计统一高度、宽度的商户门前人行道遮阳、避雨设施等。通过在规范化管理,更多地听取百姓声音,真正做到让集镇管理的相关事宜由群众自己议、自己决、自己管。

新兴产业    走生态有机之路

4.jpg

  凭借脱贫攻坚,勐板乡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乡村面貌大变化,群众生活大提升。但在产业发展上,仍然面临“杂、小、弱、散”的困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勐板乡依托“专业合作社+农户+蔬菜大棚基地+市场”绑定的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在户丫村,新建的上百亩蔬菜种植基地和规范化农资站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合作社整合零散土地,引入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壮大蔬菜产业的同时群众稳定增收。合作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将土锅田坝、荒田坝、怕令坝、田坝寨规划为蔬菜种植区域,从农户手上租赁土地,统一建设架设引水管道、运输道路等设基础设施后,再将土地返租给农户,并逐步按此模式把规模扩大到450亩,有效地解决了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
  通过将农户与合作社、企业绑定,合作社对农户种植豆类、叶菜类等蔬菜提供物资和技术培训服务,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布局、集约化管理,再以协议形式帮助农户收购蔬菜。此外,建立合作社与农户以资金、土地作价、公共基础设施等作价入股的联结机制,通过分次不同比例分成,使得农民可从土地产出中得到土地租金、务工、经营、分红4笔收入。户丫村党支部书记穆文锐介绍:“去年,我们合作社固定交易每天平均蔬菜交易20吨以上,影响带动蔬菜种植3000多亩,每亩土地实现产出15000多元。”
  除蔬菜产业,稻米种植也成了推动勐板乡产业发展的新生军。勐板乡素有“米粮仓”之称,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产量小,市场难开打,稻米一度面临停种。近年来,随着永德县“小软米”品牌打造、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以及勐板乡整合零散流转土地,以“赛米”为核心品牌的勐板稻米开始绽放异彩。
  勐板乡发挥自然资源禀赋,聚力打造300亩沿河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在品种引进和种植推广上下苦工。种植所用水源为达到直饮标准的天然山泉,产出稻米在口感和营养成分上均达前列同类产品前列。南捧河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字金仓介绍:“我们的米卖到10元每斤还供不应求。从大米育种到建成加工厂实现机械生产包装,我们正在建设能够生产不同层次的产品线,目前正在申报有机认证,并加大推广力度。”
  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勐板乡的甘蔗产业恢复性发展、生物药材种植、核桃、坚果种植等产业逐步壮大,效益逐年增加。2020年,全乡共有茶叶4.2万亩,核桃9.37万亩,澳洲坚果3.5万亩,生物药材4000亩,大牲畜存栏10701头。202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2元。
  通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体系,在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勐板乡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返回
2024年05月02日  第901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村里事村民议村民管

刊发时间:2021-05-20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永德县勐板乡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治理体系——
村里事村民议村民管

1.jpg

支柱产业    走品牌保护之路

3.jpg

  提起勐板乡,就不能不提到“忙肺茶”,作为普洱中的精品,它让无数茶客竞相追逐。近年来,勐板乡不断巩固茶产业支柱地位,通过合作社牵头示范,在加强茶叶资源保护与提升品牌价值上下功夫,以“忙肺茶”为龙头的勐板茶叶知名度不断提升,茶产业逐渐步入规范化品质化新发展模式。
  走入忙肺村茶山,顺着火山岩石板路逐级而上,两旁茶树枝上挂着二维码,轻轻一扫,茶树的各种信息便马上出现在手机屏幕上,这是忙肺茶园精细化管理的尝试。在党建引领下,忙肺村形成了一套在合作社框架内的,由茶农自治理事会共管共制的“洁净茶园”保护方案。根据行动倡议书,茶园不使用化肥和其它增长剂,建设绿色有机茶园,通过给茶树做好茶纹链溯源挂牌,茶叶的来源清晰明了,在后续生产检验等环节,能够直接追溯源头。
  登上山顶,崭新的“茶海亭”中,游客和茶农正在热议茶叶行情:“今年雨水来得晚,茶叶产量低了很多。但是‘忙肺茶’这几年价格持续走高,今年价格比起去年还高两三成。”让茶价逐年攀升的,除了村民共制的有机生态路线逐见成效,还得益于合作社的统购保障机制。茶之韵种植养殖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庚介绍:“以前农户直接将茶卖给茶商,由于产量小、制作水平层次不齐,价格上不去。2017年以后,我们将合作社和茶农紧密联系到一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初加工,再根据市场行情,统一给出指导售价。因为销量大,能保证质量,我们逐渐掌握了市场定价权,收入就越来越高。”
  忙肺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富说:“我们重点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己认识到生态环境越好、植被越自然的茶消费者更喜欢。有了他们的理解支持,茶山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善。”在过去采茶季,茶农聘请大量工人,采摘后茶园里往往留下许多白色垃圾,而现在,在“洁净茶园”保护方案的实施下,保护茶园生态、监督好自家区域的环境整洁已经成为共识。

村镇建设    走民主管理之路

  勐板乡地处临沧市最后一个脱贫县永德,全乡辖10个行政村156个村民小组,常住居民7102户27928人。自2019年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100%退出后,全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治理有效”目标,结合永德县提出的“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的“三问三还”工作机制,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良性发展。
  随着茶产业蒸蒸日上,勐板乡的村镇也越发热闹,一些过去的村镇建设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勐板乡充分实践“三问三还”机制,引导群众“我的家乡我规划、我的家乡我建设、我的家乡我管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过去,茶农们为了吸引更多茶商来自家地里买茶,在村子路口、国道边、茶园内私自设置了很多广告牌。合作社建立起来后,有村民提议将广告牌改成统一规范的路桩,村民们纷纷同意,拆除自家广告牌,全乡在路口处统一设置木质引导牌,乡村风貌为之一新。
  在后山村,乡包村党委委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的“三人小组”主动与民共商,修改完善《村规民约》。采取公益性保洁员定期保洁、农户全域洁净日打扫、农户集资自聘保洁员日常保洁等形式确保道路每日洁净。随着参与度加深,后山村群众也越来越习惯为自己发声:“我们小组想硬化这段路,请村上帮助协调点水泥……”“村里到我们几户农户的水管老化了,容易断裂,请村上帮助解决……”后山村党支部通过与上级党委、政府和挂钩部门协调争取,逐步为群众解决了急需办理的各项事情。
  2019年以前,忙肺村曼兰干自然村的古水井和村组路长年失修,群众饮水和出行受到阻碍。在基层治理探索的鼓励下,曼兰干村民改变了“有项目找政府”的固有想法,向乡党委、乡政府申请水泥60吨,村内78户农户每户出资300元购买砂石并投工投劳,将入村的110米道路进行了硬化。
  群众的凝心聚力为村子争取到了市里30多万元的乡村振兴资金,自然村长和理事会商议后,采取每户每天出动一个劳动力的方式,经过投工投劳878人次,于2020年村曼兰村完成了105立方米古水井修复、387米道路硬化、135米排污管道铺设等项目。
  在勐板,党组织引领群众议事已经成为习惯。近年来,集镇上车辆乱停乱放曾引发不少纠纷,为此,勐板乡成立了街道管理委员会,在制定相关规范时,结合交警抓拍系统提供的集镇货物上下车时间和位置,将停车区域的规划交由集镇居民商议。“居民根据实情,自己决定的哪里是停车位,哪里是禁停区。这样大家执行起来就很少再有矛盾。”勐板乡街道管理委员会主任罗绍荣介绍。
  同样是听取群众建议后召开街道管理委员会会议决定的,还有取消街道分线的行道树以扩大有效路面,以及设计统一高度、宽度的商户门前人行道遮阳、避雨设施等。通过在规范化管理,更多地听取百姓声音,真正做到让集镇管理的相关事宜由群众自己议、自己决、自己管。

新兴产业    走生态有机之路

4.jpg

  凭借脱贫攻坚,勐板乡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乡村面貌大变化,群众生活大提升。但在产业发展上,仍然面临“杂、小、弱、散”的困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勐板乡依托“专业合作社+农户+蔬菜大棚基地+市场”绑定的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在户丫村,新建的上百亩蔬菜种植基地和规范化农资站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合作社整合零散土地,引入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壮大蔬菜产业的同时群众稳定增收。合作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将土锅田坝、荒田坝、怕令坝、田坝寨规划为蔬菜种植区域,从农户手上租赁土地,统一建设架设引水管道、运输道路等设基础设施后,再将土地返租给农户,并逐步按此模式把规模扩大到450亩,有效地解决了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
  通过将农户与合作社、企业绑定,合作社对农户种植豆类、叶菜类等蔬菜提供物资和技术培训服务,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布局、集约化管理,再以协议形式帮助农户收购蔬菜。此外,建立合作社与农户以资金、土地作价、公共基础设施等作价入股的联结机制,通过分次不同比例分成,使得农民可从土地产出中得到土地租金、务工、经营、分红4笔收入。户丫村党支部书记穆文锐介绍:“去年,我们合作社固定交易每天平均蔬菜交易20吨以上,影响带动蔬菜种植3000多亩,每亩土地实现产出15000多元。”
  除蔬菜产业,稻米种植也成了推动勐板乡产业发展的新生军。勐板乡素有“米粮仓”之称,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产量小,市场难开打,稻米一度面临停种。近年来,随着永德县“小软米”品牌打造、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以及勐板乡整合零散流转土地,以“赛米”为核心品牌的勐板稻米开始绽放异彩。
  勐板乡发挥自然资源禀赋,聚力打造300亩沿河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在品种引进和种植推广上下苦工。种植所用水源为达到直饮标准的天然山泉,产出稻米在口感和营养成分上均达前列同类产品前列。南捧河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字金仓介绍:“我们的米卖到10元每斤还供不应求。从大米育种到建成加工厂实现机械生产包装,我们正在建设能够生产不同层次的产品线,目前正在申报有机认证,并加大推广力度。”
  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勐板乡的甘蔗产业恢复性发展、生物药材种植、核桃、坚果种植等产业逐步壮大,效益逐年增加。2020年,全乡共有茶叶4.2万亩,核桃9.37万亩,澳洲坚果3.5万亩,生物药材4000亩,大牲畜存栏10701头。202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2元。
  通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体系,在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勐板乡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