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力量

刊发时间:2021-05-24 A1版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市集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坚持引导干部群众以身作则、争当表率,广泛凝聚起临沧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搞建设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临沧各条建设战线热气腾腾、各项发展日新月异和各个民族不断跨越。
  以建设“动车组”模式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突破口,牢牢扭住各级党组织这个“火车头”和党员干部这个“牛鼻子”,着力打造“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沧江铁军,着力把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支部打造成为自带动力、自带制动的“动车组”,着力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打造成为自带动力、自带压力、自带责任、敢闯敢试的战斗单元,坚持在推动跨越式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构建“辐射中心”、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十大实践”中,全面落实“党的光辉照边疆”,实行市级领导挂包重大项目、为民办实事责任清单、“三个下沉”抓脱贫攻坚等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紧紧压实“六抓”责任(抓项目、抓投资、抓工业、抓园区、抓责任、抓落实),全面构建起纪检监察部门专项检查、人大督查、党政考核评价等立体督促落实网络,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桥梁、纽带和阵地,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真正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责任人和实践者,使各类项目真正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载体,先后实施两轮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并投入3.46亿元,对边境民族地区累计整合投入建设资金48.75亿元,真正使党的光辉一览无余地照到临沧各族群众的心坎上。
  以党员干部这个“杠杆”撬动解决建设中的大难题,突破了以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为主的“五网”基础设施瓶颈,做好茶叶、坚果、甘蔗等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提质增效的文章,争取到了临沧赶超跨越的空间和优势,抓住了许多看似不可能抓住的机遇,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人均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87元,提高到2020年的33000元;农民收入从最早有据可查的196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6元,提高到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4元;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996年开始按照这一指标进行统计时的4363元,增长到2020年的30794元。与此同时,全市9.4万户3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临沧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大临铁路建成通车,现代动车首次驶入临沧大地,实现了全市人民百年铁路梦想,高速公路从零到建设667公里、建成通车200公里的重大跨越,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临沧“飞燕型”综合交通网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成型,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产业优化提升、城镇化建设、“美丽临沧”建设、乡村振兴、对外开放合作、民生改善、边疆治理等8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实施“四项教育”。一是强化对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宣传学习。针对基层党员实际,组织全市6万多名农村普通党员进入乡(镇)以上党校参加全员培训,发挥“佤山宣讲团”“火塘少数民族语宣讲小分队”“农民讲习所”等作用,依托562支驻村工作队分片包组进村入户开展兜底宣讲,用“临沧话”“大白话”和少数民族语,使党的创新理论被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深入领会,摄制、公映专题视频《学习总书记、遵从总书记、爱戴总书记》,使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底到边,激发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总书记、遵从总书记、爱戴总书记”的强大思想行动自觉。二是强化“算账”教育。通过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扶贫队员、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引导各族群众“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对比过去和现在“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 建成“活的、成长的、群众的、自己的”村史室1590个,使临沧各族群众清清楚楚明白“惠在何处、福从何来、恩向谁报、心跟谁走”,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教育引导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强化爱国守边传统教育。深入挖掘宣传“班洪抗英”“班老回归”“镇康戍边”等爱国守边光荣传统,摄制、公映专题视频《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以临沧的光荣历史传统来教育、激励边境各族群众,全面铸牢临沧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和“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边经验,不断增强临沧群众“为国守门,为国把关”自觉意识。四是强化典型事迹教育。广泛组织学习胡玉堂、胡忠华、罕富有、肖哥长等爱党爱国历史人物事迹,以及近年的毕世华、张从顺父子、吴光林、罗宇鹏等先进典型事迹,用临沧历史人物和群众身边榜样教育引导临沧各族人民,全面营造起广大干部群众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深厚氛围。
  广泛、深入激发临沧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忱,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之情不断加深,普遍从内心深处感恩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总书记。例如,镇康县勐堆乡蚌孔村的傈僳族群众,以民间“阿数瑟”调子广泛传唱《十谢共产党》;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光允寨的傣族老人用沧桑而真挚的语调颂吟“党的光辉照边疆,各族人民奔小康,酿出米酒香万里,富裕不忘党中央……”;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县、镇康县的沿边村寨,家家户户在房顶上面高高悬挂五星红旗,边境群众人人都满怀着身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身处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自豪,形成临沧边境“国旗飘飘”的靓丽风景,开创出“一座边寨就是一个哨所、一个村民就是一名卫士、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守边荣边崭新格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临沧大地到处呈现出北京边疆紧相连、领袖人民心连心的生动画卷。
  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整理

返回
2024年05月09日  第901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沧市“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力量

刊发时间:2021-05-24 A1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市集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坚持引导干部群众以身作则、争当表率,广泛凝聚起临沧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搞建设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临沧各条建设战线热气腾腾、各项发展日新月异和各个民族不断跨越。
  以建设“动车组”模式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突破口,牢牢扭住各级党组织这个“火车头”和党员干部这个“牛鼻子”,着力打造“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沧江铁军,着力把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支部打造成为自带动力、自带制动的“动车组”,着力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打造成为自带动力、自带压力、自带责任、敢闯敢试的战斗单元,坚持在推动跨越式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构建“辐射中心”、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十大实践”中,全面落实“党的光辉照边疆”,实行市级领导挂包重大项目、为民办实事责任清单、“三个下沉”抓脱贫攻坚等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紧紧压实“六抓”责任(抓项目、抓投资、抓工业、抓园区、抓责任、抓落实),全面构建起纪检监察部门专项检查、人大督查、党政考核评价等立体督促落实网络,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桥梁、纽带和阵地,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真正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责任人和实践者,使各类项目真正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载体,先后实施两轮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并投入3.46亿元,对边境民族地区累计整合投入建设资金48.75亿元,真正使党的光辉一览无余地照到临沧各族群众的心坎上。
  以党员干部这个“杠杆”撬动解决建设中的大难题,突破了以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为主的“五网”基础设施瓶颈,做好茶叶、坚果、甘蔗等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提质增效的文章,争取到了临沧赶超跨越的空间和优势,抓住了许多看似不可能抓住的机遇,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人均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87元,提高到2020年的33000元;农民收入从最早有据可查的196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6元,提高到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4元;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996年开始按照这一指标进行统计时的4363元,增长到2020年的30794元。与此同时,全市9.4万户36.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临沧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大临铁路建成通车,现代动车首次驶入临沧大地,实现了全市人民百年铁路梦想,高速公路从零到建设667公里、建成通车200公里的重大跨越,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临沧“飞燕型”综合交通网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成型,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产业优化提升、城镇化建设、“美丽临沧”建设、乡村振兴、对外开放合作、民生改善、边疆治理等8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实施“四项教育”。一是强化对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宣传学习。针对基层党员实际,组织全市6万多名农村普通党员进入乡(镇)以上党校参加全员培训,发挥“佤山宣讲团”“火塘少数民族语宣讲小分队”“农民讲习所”等作用,依托562支驻村工作队分片包组进村入户开展兜底宣讲,用“临沧话”“大白话”和少数民族语,使党的创新理论被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深入领会,摄制、公映专题视频《学习总书记、遵从总书记、爱戴总书记》,使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到底到边,激发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总书记、遵从总书记、爱戴总书记”的强大思想行动自觉。二是强化“算账”教育。通过广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扶贫队员、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引导各族群众“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对比过去和现在“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 建成“活的、成长的、群众的、自己的”村史室1590个,使临沧各族群众清清楚楚明白“惠在何处、福从何来、恩向谁报、心跟谁走”,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教育引导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强化爱国守边传统教育。深入挖掘宣传“班洪抗英”“班老回归”“镇康戍边”等爱国守边光荣传统,摄制、公映专题视频《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以临沧的光荣历史传统来教育、激励边境各族群众,全面铸牢临沧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和“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边经验,不断增强临沧群众“为国守门,为国把关”自觉意识。四是强化典型事迹教育。广泛组织学习胡玉堂、胡忠华、罕富有、肖哥长等爱党爱国历史人物事迹,以及近年的毕世华、张从顺父子、吴光林、罗宇鹏等先进典型事迹,用临沧历史人物和群众身边榜样教育引导临沧各族人民,全面营造起广大干部群众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深厚氛围。
  广泛、深入激发临沧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忱,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之情不断加深,普遍从内心深处感恩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总书记。例如,镇康县勐堆乡蚌孔村的傈僳族群众,以民间“阿数瑟”调子广泛传唱《十谢共产党》;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光允寨的傣族老人用沧桑而真挚的语调颂吟“党的光辉照边疆,各族人民奔小康,酿出米酒香万里,富裕不忘党中央……”;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县、镇康县的沿边村寨,家家户户在房顶上面高高悬挂五星红旗,边境群众人人都满怀着身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身处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自豪,形成临沧边境“国旗飘飘”的靓丽风景,开创出“一座边寨就是一个哨所、一个村民就是一名卫士、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守边荣边崭新格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临沧大地到处呈现出北京边疆紧相连、领袖人民心连心的生动画卷。
  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