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西瓜

刊发时间:2021-05-30 A3版  作者:万荣芳

  说起夏天,就必然会联想到清甜多汁的西瓜。在炎炎的夏日,躲在空调房里,手捧着冰镇西瓜一勺一口,那清凉解渴的快感一下就能把外面的炎热烦躁全赶跑。
  中国俨然是吃瓜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曾说:“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意思是西瓜原种出自西域,并不在中国。据说,最早的野生西瓜生长在非洲沙漠地带,身材小巧圆润,能够借助风的力量在沙漠中滚动,一旦遇到水源,瓜皮就自动裂开放出种子,然后生根发芽接续后代。但那时的果肉发苦无法食用,后来经人工培植才成为食用西瓜。4000年前,埃及人最早种植,后来逐渐向北传播,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直至四五世纪,才由西域传入中国。
  关于传入时间和渊源在中国的古书中也有一些记载。东汉班固在《前汉书·地理志》中说到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时见到了西瓜,并把相关的见闻带回汉朝。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有一位五代时期的同州郃阳(今陕西大荔县)县令胡峤,他被迫留在契丹时,在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的平原见到了一种被称为“西瓜”的瓜。记载中说到契丹人向回纥人发动战争时抢到了西瓜瓜种,并且改良了种植方法,“以牛粪覆棚而种”。种出的瓜味道可口,“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被抢走宝贵西瓜的“回纥”民族,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今天的新疆地区。
  虽然如此,但中国在后期的文物出土中却发现了西瓜的早期遗迹。甚至1959年2月24日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4000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了。
  但无论原产何处都挡不了中国人对西瓜的喜爱。在早先很长一段时期,西瓜是稀世珍品,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南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南宋使节洪皓被金朝扣留15年后才得南归,他对北方的西瓜念念不忘,于是带走了些种子,最初只种在皇家苗圃里,但很快开始向民间传播。他晚年在记载《松漠纪闻》时,写了“今(西瓜在)禁圃乡囿皆有”的自豪感慨。
  后来,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看到开封城外大规模种植的景象,留下了“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的诗句,并有“今河南(黄河以南)皆种之(西瓜)”的附注。当然除了他,还有更多的文人墨客曾经挥笔吟诵过。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就曾写了一首《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还有宋朝的顾逢也写过:“多自淮乡得,天然碧玉团。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
  关于吃瓜的方式,最极致的当属慈禧太后。据说,夏天的时候她每天要吃掉几十个瓜,并不是有惊人的食量,而是她每次都只吃最甜最中心的那一小块,其余部分要么赏赐、要么丢弃,可见生活奢靡至极。宫廷御厨为了讨好慈禧太后,便想方设法开发新的菜肴,“西瓜盅”便应运而生。以西瓜为容器,以火腿、鸡丁、龙眼等食材为主料,辅以杏仁、松仁等坚果,小火慢炖,果香肉香兼备。这一做法后来从宫中流出,成为夏令时节的名品。后来逐步改良,直接掏空瓜瓤放入水果冰镇变成夏季甜品。
  此后,西瓜“走上”了花式种瓜的道路。有重达百斤的巨型瓜,也有小如葡萄的拇指西瓜;果肉有红心也有黄心;表皮有黑的也有花的;甚至外形不再是单调的椭圆,还有方形的、心形的。小小一个瓜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返回
2024年05月07日  第902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夏天的西瓜

刊发时间:2021-05-30 A3版  作者:万荣芳 【字体:大 中 小】

  说起夏天,就必然会联想到清甜多汁的西瓜。在炎炎的夏日,躲在空调房里,手捧着冰镇西瓜一勺一口,那清凉解渴的快感一下就能把外面的炎热烦躁全赶跑。
  中国俨然是吃瓜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曾说:“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意思是西瓜原种出自西域,并不在中国。据说,最早的野生西瓜生长在非洲沙漠地带,身材小巧圆润,能够借助风的力量在沙漠中滚动,一旦遇到水源,瓜皮就自动裂开放出种子,然后生根发芽接续后代。但那时的果肉发苦无法食用,后来经人工培植才成为食用西瓜。4000年前,埃及人最早种植,后来逐渐向北传播,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直至四五世纪,才由西域传入中国。
  关于传入时间和渊源在中国的古书中也有一些记载。东汉班固在《前汉书·地理志》中说到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时见到了西瓜,并把相关的见闻带回汉朝。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有一位五代时期的同州郃阳(今陕西大荔县)县令胡峤,他被迫留在契丹时,在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的平原见到了一种被称为“西瓜”的瓜。记载中说到契丹人向回纥人发动战争时抢到了西瓜瓜种,并且改良了种植方法,“以牛粪覆棚而种”。种出的瓜味道可口,“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被抢走宝贵西瓜的“回纥”民族,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今天的新疆地区。
  虽然如此,但中国在后期的文物出土中却发现了西瓜的早期遗迹。甚至1959年2月24日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4000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了。
  但无论原产何处都挡不了中国人对西瓜的喜爱。在早先很长一段时期,西瓜是稀世珍品,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南宋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南宋使节洪皓被金朝扣留15年后才得南归,他对北方的西瓜念念不忘,于是带走了些种子,最初只种在皇家苗圃里,但很快开始向民间传播。他晚年在记载《松漠纪闻》时,写了“今(西瓜在)禁圃乡囿皆有”的自豪感慨。
  后来,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看到开封城外大规模种植的景象,留下了“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的诗句,并有“今河南(黄河以南)皆种之(西瓜)”的附注。当然除了他,还有更多的文人墨客曾经挥笔吟诵过。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就曾写了一首《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还有宋朝的顾逢也写过:“多自淮乡得,天然碧玉团。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
  关于吃瓜的方式,最极致的当属慈禧太后。据说,夏天的时候她每天要吃掉几十个瓜,并不是有惊人的食量,而是她每次都只吃最甜最中心的那一小块,其余部分要么赏赐、要么丢弃,可见生活奢靡至极。宫廷御厨为了讨好慈禧太后,便想方设法开发新的菜肴,“西瓜盅”便应运而生。以西瓜为容器,以火腿、鸡丁、龙眼等食材为主料,辅以杏仁、松仁等坚果,小火慢炖,果香肉香兼备。这一做法后来从宫中流出,成为夏令时节的名品。后来逐步改良,直接掏空瓜瓤放入水果冰镇变成夏季甜品。
  此后,西瓜“走上”了花式种瓜的道路。有重达百斤的巨型瓜,也有小如葡萄的拇指西瓜;果肉有红心也有黄心;表皮有黑的也有花的;甚至外形不再是单调的椭圆,还有方形的、心形的。小小一个瓜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