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玉:挺身挽救人民子弟兵

刊发时间:2021-06-10 A3版  作者:

  杨和玉,女,1910年生,临翔区马台乡海子村人,因丈夫姓薛而被乡亲们称为“薛大妈”。
  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十一支队从临沧撤往思普根据地,途经马台澜沧江渡口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早已强行将渡口所有船只顺江水漂弃,并赶跑所有船工,十一支队陷入前有深江阻拦、后有多方敌人居高围击的万分危急境地。
  千钧一发之际,当地农会副主席向朝升带着十一支队战士向杨和玉求助,深明大义的杨和玉引领战士们到渡口上游,顺着拴在树干上的铁链,从江面下找到了船工朱老八偷偷藏匿下来的唯一一艘渡船。凭借这艘渡船,十一支队在夺回小忙顶制高点后,进行了两天两夜连续摆渡,渡船已被敌人的子弹射得千疮百孔,船上的战士只得一边奋力参与划船、一边还击、一边往舱外排水。
  最终,十一支队800名指战员渡过了澜沧江天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让十一支队覆没于江的图谋。虽然十一支队首长一再要求“凡是支援边纵部队渡江的群众都要随军过江”,但杨和玉为了让战士们和年幼的儿女过江,不得已带着大儿子留在马台,潜入深山老林躲避。
  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反动派探知杨和玉帮助十一支队找到了渡船,派人四处搜捕杨和玉。在连绵不停的雨水中,杨和玉母子先是在海子村山脚的树林中熬过了三天三夜,后到海子村向光华家牛厩楼躲藏。
  1949年9月1日凌晨,杨和玉不幸被捕,随即被敌人残忍杀害于马台灰窑垭口。时年39岁的杨和玉临死不屈,中弹后奋起抢刀搏斗,手上留下了深深刀痕,书写了英勇舍身挽救人民子弟兵的动人篇章,她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临沧人民心中。
  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整理

返回
2024年05月07日  第903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杨和玉:挺身挽救人民子弟兵

刊发时间:2021-06-10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杨和玉,女,1910年生,临翔区马台乡海子村人,因丈夫姓薛而被乡亲们称为“薛大妈”。
  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十一支队从临沧撤往思普根据地,途经马台澜沧江渡口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早已强行将渡口所有船只顺江水漂弃,并赶跑所有船工,十一支队陷入前有深江阻拦、后有多方敌人居高围击的万分危急境地。
  千钧一发之际,当地农会副主席向朝升带着十一支队战士向杨和玉求助,深明大义的杨和玉引领战士们到渡口上游,顺着拴在树干上的铁链,从江面下找到了船工朱老八偷偷藏匿下来的唯一一艘渡船。凭借这艘渡船,十一支队在夺回小忙顶制高点后,进行了两天两夜连续摆渡,渡船已被敌人的子弹射得千疮百孔,船上的战士只得一边奋力参与划船、一边还击、一边往舱外排水。
  最终,十一支队800名指战员渡过了澜沧江天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让十一支队覆没于江的图谋。虽然十一支队首长一再要求“凡是支援边纵部队渡江的群众都要随军过江”,但杨和玉为了让战士们和年幼的儿女过江,不得已带着大儿子留在马台,潜入深山老林躲避。
  气急败坏的国民党反动派探知杨和玉帮助十一支队找到了渡船,派人四处搜捕杨和玉。在连绵不停的雨水中,杨和玉母子先是在海子村山脚的树林中熬过了三天三夜,后到海子村向光华家牛厩楼躲藏。
  1949年9月1日凌晨,杨和玉不幸被捕,随即被敌人残忍杀害于马台灰窑垭口。时年39岁的杨和玉临死不屈,中弹后奋起抢刀搏斗,手上留下了深深刀痕,书写了英勇舍身挽救人民子弟兵的动人篇章,她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临沧人民心中。
  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