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的黎明(叙事长诗)

刊发时间:2021-06-16 A3版  作者:张伟锋

佤山的黎明(叙事长诗)
□  张伟锋  著

(上接6月9日三版

              十六、过顺宁,忆史观今
  跨过碧绿的澜沧江,
  就离顺宁城更近一步。现在的凤庆,
  那时称之为顺宁,尚未划入临沧地界,
  而是归属于大理。几百年前,
  在瘴气横行,交通不便的明朝,
  一位酷爱旅行之人——徐霞客,
  造访了此地,并在梅姓人家住宿、饮茶,
  写下了流传百年的佳话。这些远去的历史,
  在李培伦进入顺宁时,
  已经浩如尘埃,但他又冥冥之中感觉,
  一切仍在眼前。李培伦过境顺宁时,
  凤庆的红茶,已经名扬海外。
  而那个创制滇红茶的冯绍裘,已经,
  早就离开了此地。一片茶叶,和一个地域的人,
  紧密关联在一起。一路的行走,
  和一路的调查,使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
  对边远之地,有了更为深刻、形象的认识,
  作为行走者,他们的步伐,
  此次不在此停留,他们要去的是,
  更需要他们的阿佤山。不过,他们此次,
  所留下的印痕,为几年后,
  中国共产党在此发展党组织,
  积淀了厚实的基础。
         十七、破败的云县
  1933年和1938年,云县暴发瘟疫,
  死伤无数,一个村一个村的凋敝。
  1938年底到1942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当局,修建滇缅铁路,
  又因滇西失守,而毁损铁路。各种困难,
  降临在了这个边远的地域。即便几年以后,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进入云县时,
  仍是村庄空无,惨象存留,阴森密布。
  为了祖国,为了活下去,许多渴望活着的人,
  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震撼,
  如一声声巨雷,响彻李培伦的脑海,
  他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所做的事业,
  是如何的伟大,如何的令人自豪,
  他和他的战友,都心甘情愿,
  为这个伟大的理想和信仰,而付出所有。
          十八、横亘的羊头岩
  绵延千里的横断山脉,
  一直向南延伸,冲进了云县境内。
  这些纵横的线条,
  把怒江、澜沧江,永恒地分开了,
  将它们的水流,
  各自献给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横断山脉南延在云县的出没处,
  被人们命名为分水岭。地处云县城的后面,
  它们仿佛高如云天,一方俯视着云县城,
  一方向更远处的缅宁方向张望。
  丁家马帮翻阅了山巅之后,是倾斜的下坡,
  涉过四十八道水。来到了一个咽喉般的地带,
  这便是缅宁人说的羊头岩。
  羊头岩,山体陡峭,岩石巨大,
  从缅宁城流出来的南汀河,在此急剧转弯,
  加速流动。击打在岩石上的水流,
  像是成百上千个哭泣的怨妇,
  声音惊人魂魄。这是马帮回缅宁的,
  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过了此处,
  才算一只脚跨进了缅宁城。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入缅宁的时节,
  属于秋季,这个时节的好处是,
  雨水已经停止了一久,河水的威力,已经大幅减轻。
  再加上丁家马帮的轻车熟路,一行人,
  没有花费多少工夫,就成功渡过了,
  这个明在的,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难关。
          十九、在缅宁,丁家
  1948年10月初,跟随丁家马帮走了十多天后,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终于来到了缅宁城。
  对于李、王而言,初来乍到,一切都感到,
  特别新鲜和好奇。他们,在激动中,琢磨着,
  缅宁的形势,也在考虑着,离开丁家马帮引路之后,
  该作如何打算。一路走来,十余天相处,
  丁朝臣见三人形貌和善,为人谦卑,
  又考虑到他们是外来人员,在外投宿,
  恐有安全隐患。于是,热情邀约,将他们留宿丁家。
  三人正愁无处安身,便欣然应允,
  在丁家,停留了三天,空闲时,他们走街串巷,
  尽可能地多查看和了解一些民情,
  而丁家也是关怀备至,无论走到哪里,
  都安排专人,耐心陪伴,细心指引。
          二十、丁家解难
  行至缅宁,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的旅费,
  用完散尽,而前去佤山之路,还有好几日的路程。
  聪明机智而又善解人意的丁朝臣,看出了,
  这个已经表露出来的隐情,便慷慨解囊,
  拿出了半开30元,借给他们,并且附言,
  何时遇见、何时方便,又再归还,
  不着急于一时一刻。三天的停留,三人觉得,
  一是耽搁时间太久,一是感觉给丁家添加太多麻烦,
  便提出辞行,欲往双江方向赶去。
  丁朝臣行走江湖半生,为人仗义,临行时,
  安排了一匹骡马,驮运三人的行李,
  并叮嘱一个侄子,将他们送到双江之后,
  再返回缅宁,确保他们的行走安全。在纷乱的世界,
  丁家的这份情谊,实属难能可贵,
  三人深为感动,并一直铭记于心。
          二十一、泰恒之憩
  由缅宁去双江,博尚是必经之地。当时,
  博尚还没有博文尚武的美誉,沿用着旧名泰恒镇。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
  往来商贾,多聚集于此交易,换取货物,
  或者驻扎安歇整顿。
  泰恒镇,距离双江不远,
  魏文才的两个侄子魏学顺、魏学龙,
  便选择泰恒中学就读。外出归来,
  又是途经之地,看望亲人、侄儿,
  便是理所当然。
  而这一次,魏文才的回归,与以往不同,
  他带着神圣的使命。因此,
  看望除了嘘寒问暖,还特别询问了,
  在双江的二哥魏文贵和二嫂的近况,
  以及二嫂兄长浦世民的思想动态。
  得知一切正常之后,才告别了两个孩子,
  放心地向双江走去。脚步快了,佤山近了,
  他们终于要到达,党组织指定安排的革命武装区域

          二十二、留居圈控
  博尚山高,天凉。双江低矮,天热。
  从博尚前去双江,走的是下坡路,
  才用了一天的时间,
  就到达了双江德胜乡的圈控。
  既然双江二哥魏文贵家情况正常,
  既然嫂兄浦世民的情况也没有异常,
  魏文才决定,带着李培伦和王维人,
  在双江停留几日,之后再盘算,
  接下来的相关事宜。
  来到魏文才的老家,李培伦和王维人,
  就听从他的安排。原来,魏文才在外求学,
  不仅自己追求思想进步,也渴望家人,
  有更为广阔的想法,经常把进步书籍,
  通过各种途径寄给魏文贵和浦世民。
  耳濡以目染,深思出睿智,
  魏文贵和浦世民,对时局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现实有了入里的洞悉。然而,革命之举,
  事关重大,李培伦等三人,
  不敢有任何麻痹大意,必须眼观为实,
  辨析为证

          二十三、谋职教员,未成
  从昆明出发时,中共昆明市委书记陈盛年安排,
  在双江、沧源组织革命武装,开辟根据地。
  按照安排,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可择双江,
  可择沧源,作为革命星火的最初燃放点。毕竟,
  这两个地块,山水相连,道路互通,近在咫尺。
  1948年10月底,李培伦等三人,
  顺利抵达双江德胜乡的圈控,他们在此停留下来,
  居住在魏文才的二哥家;他们寻求机会,
  以图在此开启革命工作篇章。在遥远的双江,
  虽说国民党控制的力量薄弱,
  但是形势却异常复杂,各种力量交织,
  如若暴露,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遥远的佤山,群众生活落后,
  教育更是贫乏,李培伦与魏文才、王维人合计,
  试图在双江圈控找一个小学,担任教员,
  以掩饰革命工作的身份。不料,时间已入10月,
  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结果未成,
  只好作罢。只好先做社会调查,再另谋出路。
          二十四、双江开明人士——浦世民
  1.情怀与视野
  奔腾的澜沧江和蜿蜒的小黑江,
  在峡谷穿行中相遇。一个名为双江的地方,
  于是,在中国地图上诞生。
  1914年,浦世民出生在双江一个地主家庭,
  家境优渥,7岁读私塾,14岁读高小,
  17岁由国民党县政府保送,就读省立边地师范。
  师范肄业后,浦世民回到双江老家,
  当小学校长,恢复经营倒闭的铁厂,
  组织民工到保山龙陵,修筑抗战公路;
  修筑滇缅铁路,捐款滇缅公路。
  在双江,在缅宁,浦世民属为数不多的,
  有知识、有视野、有格局的社会精英,
  他阅历丰富,热爱祖国,关怀底层群众。
  2.责任与担当
  浦世民有腿疾。1940年曾一度不能行动,
  1941年至1942年,浦在家中安养。
  1943年,腿病稍愈,因双江常发土匪抢劫,
  被委任为三个乡的民团指挥,负责维护治安。
  动荡年代,生活穷困,盗匪猖獗,
  浦世民组织殷实人家买枪自卫,
  先后法办景谷土匪罗哈四,
  歼灭南美匪首刀老大、刀老八,
  消除那来土匪李从发。社会安定得到保障,
  浦世民得到乡民普遍赞扬。
  澜沧江和小黑江的浩荡江流,
  在日夜流淌中,养育着两岸的人民。
  双江的开明人士浦世民,
  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受泽于此,
  回馈于此。
          二十五、访浦世民
  在圈控,借由浦世民为魏文才嫂兄之亲,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找了几次合适的时机,
  接触到了这位时任双江县参议会副议长的重要人物,
  几次交谈,深感浦世民关心时局,
  对国民党官吏的贪污腐化,深感不满。
  浦的年轻有为,思想进步,洞察时事于胸中,
  分析事物于客观,使李培伦等三人,忐忑的心,
  有了稍微地轻松。浦世民之思想开明,
  一方面,源于自身的学识修养,
  以及拥有外出求学的经历,见多识广;
  一方面,得益于魏文才的帮助和引领,
  他想方设法,从昆明寄大量进步书刊至双江。
  环视当下社会环境,再看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浦世民深感破败的社会,需要先进的力量指引,
  需要摆脱这种萧瑟的、落后的局面,
  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光明,个人才有幸福。
  几次拜访,几次交谈,李培伦等三人,
  确信浦世民识大体、明大理、顾大局,
  是可团结、可共事的地方实力人物。在微光之中,
  李培伦等三人,看见了开辟佤山革命根据地的,
  灿烂未来。在圈控,革命的种子,
  已然被悄悄地种下。
          二十六、在圈控,访民众
  在圈控居住的日子里,在魏文才的安排下,
  李培伦接触了很多浦世民以外的人。
  他们有小学教员,有魏文才的同学,
  也有周围的群众。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他们的命是小命,不知道何时会殒命,
  他们的人是苦人,担负着繁重的劳动,
  剥削与恐吓来自方方面面,他们付出所有努力,
  也只能艰难地活着。他们渴望社会安定,
  他们渴望谋求赖以生存的职业。
  在圈控,李培伦等三人,走访了大量的人,
  做了大量的调查。他们明显地感觉到,
  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民众的胸中蓄积,
  渴望爆发,渴望得到引导,渴望摆脱贫困和欺压,
  但他们也感觉到,若从下面开始,
  发动斗争的可能性,仍然有限。毕竟,祖国的边地,
  和内地情形,天差地别。在圈控,
  三个人暂时没有找到,从事的活计;三个人,
  分析了调查的结果。同时,总结了旅途中的言行,
  罗列了所需注意的事项。
          二十七、佤山的核心之地——岩帅
  双江圈控的整体形势,向好。李培伦认为,
  既然在双江暂时没有找到掩护身份的职业,
  不如索性进入佤山核心地——沧源岩帅,谋求新的活计。
  以此,撕开革命的口子。
  在岩帅,有魏文才的大哥魏文成驻扎,
  而且是佤族上层人士田兴武、田兴文的心腹智囊,
  深得田氏兄弟的信赖和赏识。如若,
  能从这个角度突破,那在佤山建立革命武装,
  必定会事半功倍。
  况且,双江拥有良好的基础。如若,
  岩帅革命之事顺利,便能使双江、沧源两地,
  连接到一起。那么,爆发的力量,就会成倍增强。
  对李培伦的分析,魏文才、王维人二人,
  深为赞同。于是,三人决计前往岩帅。
  由魏文才负责引领和外围,在佤山开启革命新篇。
          二十八、流淌的小黑江
  流淌的小黑江,穿过了无数的历史岁月,
  在一个宁静而又不同以往的早晨,
  迎来了三个人。他们年轻力壮,而又富有激情,
  他们的脚步,一个人紧跟着另一个人——
  这是,1948年11月里的一天,
  李培伦、魏文才、王维人告别了双江圈控,
  以经商、找事做为名,来到小黑江畔,
  他们,将越过这条双江、沧源的分割线,
  向佤山的核心地——岩帅,挺进。
  绿色的江流,拍打着宽阔的两岸,
  来往于此的人流,量少而稀疏。
  李培伦等三人的跨界而行,是被警戒的,
  是引人注目的。幸好魏文才多年生活在边地,
  游走在佤山,才顺利地通过了关卡。
  千年的山河不变,更替的是,
  昙花一现的人间过客。从时光里走来,
  出现在时光里的小黑江,
  在不紧不慢地流淌走,看见了,
  最初的革命队伍的样子,
  见证了,佤山的旧有制度的埋葬者。
          二十九、行走,在岩帅的大地
  满眼是高山,双脚踩着大地。大地高高隆起,
  仿佛要把自己伸进蓝天。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
  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佤族部落前进。这陌生的感觉,
  仿佛使人置身在一个异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
  李培伦、王维人二人,之前从未见过。幸有魏文才引领,
  才始终轻车熟路。树木是新鲜的,
  天空是新鲜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只有一个部分,
  让他们感到无比沉重——这里的生产特别落后,
  这里的人们,生活特别艰苦,充满着无数的未知数,
  他们渴望着安宁和太平,也梦想着丰衣足食。
          三十、播种梦想的地方
  眼前所见,双耳所听,深深地触及着,
  李培伦、王维人和魏文才。他们,
  彼此间靠得很近;他们,亲密无间。
  他们,深深地感到,岩帅是最好的,
  播种梦想的地方,这种感觉,比之前预想的,
  更新鲜、更贴切。
  开阔的天空里,浮动着洁白的云彩,
  广袤的山野,披着翠绿的衣裳。
  三人站在高山之上凸起的山包,眺望远处,
  参差的佤山部落,映入他们的眼帘,
  他们,若有所思,又满怀热情,
  他们,看见了梦的升起和灿烂。
  经过长途跋涉,三人终于抵达,
  他们即将投身战斗的地方,
  佤山的核心地带——沧源岩帅。
  璀璨的篇章,在腹中酝酿了很久,
  终于将被发表在深厚的大地,
  为世人之目所共睹。
                                (未完待续)

返回
2024年05月01日  第903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佤山的黎明(叙事长诗)

刊发时间:2021-06-16 A3版  作者:张伟锋 【字体:大 中 小】

佤山的黎明(叙事长诗)
□  张伟锋  著

(上接6月9日三版

              十六、过顺宁,忆史观今
  跨过碧绿的澜沧江,
  就离顺宁城更近一步。现在的凤庆,
  那时称之为顺宁,尚未划入临沧地界,
  而是归属于大理。几百年前,
  在瘴气横行,交通不便的明朝,
  一位酷爱旅行之人——徐霞客,
  造访了此地,并在梅姓人家住宿、饮茶,
  写下了流传百年的佳话。这些远去的历史,
  在李培伦进入顺宁时,
  已经浩如尘埃,但他又冥冥之中感觉,
  一切仍在眼前。李培伦过境顺宁时,
  凤庆的红茶,已经名扬海外。
  而那个创制滇红茶的冯绍裘,已经,
  早就离开了此地。一片茶叶,和一个地域的人,
  紧密关联在一起。一路的行走,
  和一路的调查,使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
  对边远之地,有了更为深刻、形象的认识,
  作为行走者,他们的步伐,
  此次不在此停留,他们要去的是,
  更需要他们的阿佤山。不过,他们此次,
  所留下的印痕,为几年后,
  中国共产党在此发展党组织,
  积淀了厚实的基础。
         十七、破败的云县
  1933年和1938年,云县暴发瘟疫,
  死伤无数,一个村一个村的凋敝。
  1938年底到1942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当局,修建滇缅铁路,
  又因滇西失守,而毁损铁路。各种困难,
  降临在了这个边远的地域。即便几年以后,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进入云县时,
  仍是村庄空无,惨象存留,阴森密布。
  为了祖国,为了活下去,许多渴望活着的人,
  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震撼,
  如一声声巨雷,响彻李培伦的脑海,
  他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所做的事业,
  是如何的伟大,如何的令人自豪,
  他和他的战友,都心甘情愿,
  为这个伟大的理想和信仰,而付出所有。
          十八、横亘的羊头岩
  绵延千里的横断山脉,
  一直向南延伸,冲进了云县境内。
  这些纵横的线条,
  把怒江、澜沧江,永恒地分开了,
  将它们的水流,
  各自献给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横断山脉南延在云县的出没处,
  被人们命名为分水岭。地处云县城的后面,
  它们仿佛高如云天,一方俯视着云县城,
  一方向更远处的缅宁方向张望。
  丁家马帮翻阅了山巅之后,是倾斜的下坡,
  涉过四十八道水。来到了一个咽喉般的地带,
  这便是缅宁人说的羊头岩。
  羊头岩,山体陡峭,岩石巨大,
  从缅宁城流出来的南汀河,在此急剧转弯,
  加速流动。击打在岩石上的水流,
  像是成百上千个哭泣的怨妇,
  声音惊人魂魄。这是马帮回缅宁的,
  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过了此处,
  才算一只脚跨进了缅宁城。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入缅宁的时节,
  属于秋季,这个时节的好处是,
  雨水已经停止了一久,河水的威力,已经大幅减轻。
  再加上丁家马帮的轻车熟路,一行人,
  没有花费多少工夫,就成功渡过了,
  这个明在的,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难关。
          十九、在缅宁,丁家
  1948年10月初,跟随丁家马帮走了十多天后,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终于来到了缅宁城。
  对于李、王而言,初来乍到,一切都感到,
  特别新鲜和好奇。他们,在激动中,琢磨着,
  缅宁的形势,也在考虑着,离开丁家马帮引路之后,
  该作如何打算。一路走来,十余天相处,
  丁朝臣见三人形貌和善,为人谦卑,
  又考虑到他们是外来人员,在外投宿,
  恐有安全隐患。于是,热情邀约,将他们留宿丁家。
  三人正愁无处安身,便欣然应允,
  在丁家,停留了三天,空闲时,他们走街串巷,
  尽可能地多查看和了解一些民情,
  而丁家也是关怀备至,无论走到哪里,
  都安排专人,耐心陪伴,细心指引。
          二十、丁家解难
  行至缅宁,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的旅费,
  用完散尽,而前去佤山之路,还有好几日的路程。
  聪明机智而又善解人意的丁朝臣,看出了,
  这个已经表露出来的隐情,便慷慨解囊,
  拿出了半开30元,借给他们,并且附言,
  何时遇见、何时方便,又再归还,
  不着急于一时一刻。三天的停留,三人觉得,
  一是耽搁时间太久,一是感觉给丁家添加太多麻烦,
  便提出辞行,欲往双江方向赶去。
  丁朝臣行走江湖半生,为人仗义,临行时,
  安排了一匹骡马,驮运三人的行李,
  并叮嘱一个侄子,将他们送到双江之后,
  再返回缅宁,确保他们的行走安全。在纷乱的世界,
  丁家的这份情谊,实属难能可贵,
  三人深为感动,并一直铭记于心。
          二十一、泰恒之憩
  由缅宁去双江,博尚是必经之地。当时,
  博尚还没有博文尚武的美誉,沿用着旧名泰恒镇。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
  往来商贾,多聚集于此交易,换取货物,
  或者驻扎安歇整顿。
  泰恒镇,距离双江不远,
  魏文才的两个侄子魏学顺、魏学龙,
  便选择泰恒中学就读。外出归来,
  又是途经之地,看望亲人、侄儿,
  便是理所当然。
  而这一次,魏文才的回归,与以往不同,
  他带着神圣的使命。因此,
  看望除了嘘寒问暖,还特别询问了,
  在双江的二哥魏文贵和二嫂的近况,
  以及二嫂兄长浦世民的思想动态。
  得知一切正常之后,才告别了两个孩子,
  放心地向双江走去。脚步快了,佤山近了,
  他们终于要到达,党组织指定安排的革命武装区域

          二十二、留居圈控
  博尚山高,天凉。双江低矮,天热。
  从博尚前去双江,走的是下坡路,
  才用了一天的时间,
  就到达了双江德胜乡的圈控。
  既然双江二哥魏文贵家情况正常,
  既然嫂兄浦世民的情况也没有异常,
  魏文才决定,带着李培伦和王维人,
  在双江停留几日,之后再盘算,
  接下来的相关事宜。
  来到魏文才的老家,李培伦和王维人,
  就听从他的安排。原来,魏文才在外求学,
  不仅自己追求思想进步,也渴望家人,
  有更为广阔的想法,经常把进步书籍,
  通过各种途径寄给魏文贵和浦世民。
  耳濡以目染,深思出睿智,
  魏文贵和浦世民,对时局有了深刻的了解,
  对现实有了入里的洞悉。然而,革命之举,
  事关重大,李培伦等三人,
  不敢有任何麻痹大意,必须眼观为实,
  辨析为证

          二十三、谋职教员,未成
  从昆明出发时,中共昆明市委书记陈盛年安排,
  在双江、沧源组织革命武装,开辟根据地。
  按照安排,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可择双江,
  可择沧源,作为革命星火的最初燃放点。毕竟,
  这两个地块,山水相连,道路互通,近在咫尺。
  1948年10月底,李培伦等三人,
  顺利抵达双江德胜乡的圈控,他们在此停留下来,
  居住在魏文才的二哥家;他们寻求机会,
  以图在此开启革命工作篇章。在遥远的双江,
  虽说国民党控制的力量薄弱,
  但是形势却异常复杂,各种力量交织,
  如若暴露,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遥远的佤山,群众生活落后,
  教育更是贫乏,李培伦与魏文才、王维人合计,
  试图在双江圈控找一个小学,担任教员,
  以掩饰革命工作的身份。不料,时间已入10月,
  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结果未成,
  只好作罢。只好先做社会调查,再另谋出路。
          二十四、双江开明人士——浦世民
  1.情怀与视野
  奔腾的澜沧江和蜿蜒的小黑江,
  在峡谷穿行中相遇。一个名为双江的地方,
  于是,在中国地图上诞生。
  1914年,浦世民出生在双江一个地主家庭,
  家境优渥,7岁读私塾,14岁读高小,
  17岁由国民党县政府保送,就读省立边地师范。
  师范肄业后,浦世民回到双江老家,
  当小学校长,恢复经营倒闭的铁厂,
  组织民工到保山龙陵,修筑抗战公路;
  修筑滇缅铁路,捐款滇缅公路。
  在双江,在缅宁,浦世民属为数不多的,
  有知识、有视野、有格局的社会精英,
  他阅历丰富,热爱祖国,关怀底层群众。
  2.责任与担当
  浦世民有腿疾。1940年曾一度不能行动,
  1941年至1942年,浦在家中安养。
  1943年,腿病稍愈,因双江常发土匪抢劫,
  被委任为三个乡的民团指挥,负责维护治安。
  动荡年代,生活穷困,盗匪猖獗,
  浦世民组织殷实人家买枪自卫,
  先后法办景谷土匪罗哈四,
  歼灭南美匪首刀老大、刀老八,
  消除那来土匪李从发。社会安定得到保障,
  浦世民得到乡民普遍赞扬。
  澜沧江和小黑江的浩荡江流,
  在日夜流淌中,养育着两岸的人民。
  双江的开明人士浦世民,
  出生于此,成长于此,受泽于此,
  回馈于此。
          二十五、访浦世民
  在圈控,借由浦世民为魏文才嫂兄之亲,
  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找了几次合适的时机,
  接触到了这位时任双江县参议会副议长的重要人物,
  几次交谈,深感浦世民关心时局,
  对国民党官吏的贪污腐化,深感不满。
  浦的年轻有为,思想进步,洞察时事于胸中,
  分析事物于客观,使李培伦等三人,忐忑的心,
  有了稍微地轻松。浦世民之思想开明,
  一方面,源于自身的学识修养,
  以及拥有外出求学的经历,见多识广;
  一方面,得益于魏文才的帮助和引领,
  他想方设法,从昆明寄大量进步书刊至双江。
  环视当下社会环境,再看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浦世民深感破败的社会,需要先进的力量指引,
  需要摆脱这种萧瑟的、落后的局面,
  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光明,个人才有幸福。
  几次拜访,几次交谈,李培伦等三人,
  确信浦世民识大体、明大理、顾大局,
  是可团结、可共事的地方实力人物。在微光之中,
  李培伦等三人,看见了开辟佤山革命根据地的,
  灿烂未来。在圈控,革命的种子,
  已然被悄悄地种下。
          二十六、在圈控,访民众
  在圈控居住的日子里,在魏文才的安排下,
  李培伦接触了很多浦世民以外的人。
  他们有小学教员,有魏文才的同学,
  也有周围的群众。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他们的命是小命,不知道何时会殒命,
  他们的人是苦人,担负着繁重的劳动,
  剥削与恐吓来自方方面面,他们付出所有努力,
  也只能艰难地活着。他们渴望社会安定,
  他们渴望谋求赖以生存的职业。
  在圈控,李培伦等三人,走访了大量的人,
  做了大量的调查。他们明显地感觉到,
  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民众的胸中蓄积,
  渴望爆发,渴望得到引导,渴望摆脱贫困和欺压,
  但他们也感觉到,若从下面开始,
  发动斗争的可能性,仍然有限。毕竟,祖国的边地,
  和内地情形,天差地别。在圈控,
  三个人暂时没有找到,从事的活计;三个人,
  分析了调查的结果。同时,总结了旅途中的言行,
  罗列了所需注意的事项。
          二十七、佤山的核心之地——岩帅
  双江圈控的整体形势,向好。李培伦认为,
  既然在双江暂时没有找到掩护身份的职业,
  不如索性进入佤山核心地——沧源岩帅,谋求新的活计。
  以此,撕开革命的口子。
  在岩帅,有魏文才的大哥魏文成驻扎,
  而且是佤族上层人士田兴武、田兴文的心腹智囊,
  深得田氏兄弟的信赖和赏识。如若,
  能从这个角度突破,那在佤山建立革命武装,
  必定会事半功倍。
  况且,双江拥有良好的基础。如若,
  岩帅革命之事顺利,便能使双江、沧源两地,
  连接到一起。那么,爆发的力量,就会成倍增强。
  对李培伦的分析,魏文才、王维人二人,
  深为赞同。于是,三人决计前往岩帅。
  由魏文才负责引领和外围,在佤山开启革命新篇。
          二十八、流淌的小黑江
  流淌的小黑江,穿过了无数的历史岁月,
  在一个宁静而又不同以往的早晨,
  迎来了三个人。他们年轻力壮,而又富有激情,
  他们的脚步,一个人紧跟着另一个人——
  这是,1948年11月里的一天,
  李培伦、魏文才、王维人告别了双江圈控,
  以经商、找事做为名,来到小黑江畔,
  他们,将越过这条双江、沧源的分割线,
  向佤山的核心地——岩帅,挺进。
  绿色的江流,拍打着宽阔的两岸,
  来往于此的人流,量少而稀疏。
  李培伦等三人的跨界而行,是被警戒的,
  是引人注目的。幸好魏文才多年生活在边地,
  游走在佤山,才顺利地通过了关卡。
  千年的山河不变,更替的是,
  昙花一现的人间过客。从时光里走来,
  出现在时光里的小黑江,
  在不紧不慢地流淌走,看见了,
  最初的革命队伍的样子,
  见证了,佤山的旧有制度的埋葬者。
          二十九、行走,在岩帅的大地
  满眼是高山,双脚踩着大地。大地高高隆起,
  仿佛要把自己伸进蓝天。李培伦、王维人、魏文才三人,
  迈着矫健的步伐,向佤族部落前进。这陌生的感觉,
  仿佛使人置身在一个异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
  李培伦、王维人二人,之前从未见过。幸有魏文才引领,
  才始终轻车熟路。树木是新鲜的,
  天空是新鲜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只有一个部分,
  让他们感到无比沉重——这里的生产特别落后,
  这里的人们,生活特别艰苦,充满着无数的未知数,
  他们渴望着安宁和太平,也梦想着丰衣足食。
          三十、播种梦想的地方
  眼前所见,双耳所听,深深地触及着,
  李培伦、王维人和魏文才。他们,
  彼此间靠得很近;他们,亲密无间。
  他们,深深地感到,岩帅是最好的,
  播种梦想的地方,这种感觉,比之前预想的,
  更新鲜、更贴切。
  开阔的天空里,浮动着洁白的云彩,
  广袤的山野,披着翠绿的衣裳。
  三人站在高山之上凸起的山包,眺望远处,
  参差的佤山部落,映入他们的眼帘,
  他们,若有所思,又满怀热情,
  他们,看见了梦的升起和灿烂。
  经过长途跋涉,三人终于抵达,
  他们即将投身战斗的地方,
  佤山的核心地带——沧源岩帅。
  璀璨的篇章,在腹中酝酿了很久,
  终于将被发表在深厚的大地,
  为世人之目所共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