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根正苗红的“医二代”

刊发时间:2021-06-20 A2版  作者:董文静 李元兰 李玲

通讯员     董文静   李元兰   李玲

  郭秋是名副其实的“医二代”,父亲是一名国家干部,母亲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85”后的郭秋从小就被工作繁忙的父母寄养在干爷爷、干奶奶家中,也正因为有了这两位老党员干部耳濡目染的红色熏陶,才有了她根正苗红的红色信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小时候我干爷爷干奶奶教会我的第一首歌。那时候,每个赶集的日子,都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因为这一天,爷爷在偏远山区下乡挂钩,认识的村民就会到家里来吃饭、喝茶、歇脚,我曾问干爷爷,为什么他们不回自己的家?干爷爷说,都是老乡,都是一家人。现在我才明白,干爷爷说的就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郭秋告诉笔者,虽然二老已经去世很久了,但他们的言传身教,却仍旧记忆犹新,终身受用。
  因为在医院大院里长大,郭秋觉得救死扶伤是嵌入骨髓的本能,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的志愿全部填了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而她上大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关于她这一举动,还因为一个人。
  “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大面积流行,当时正上高一的我从妈妈口中认识了一个护士,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身先士卒上了医疗前线,却不幸感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尽管经过全院的全力抢救,还是牺牲在了一线。妈妈说,她是医疗战线上的党员楷模,值得所有人好好学习。我突然觉得,原来有的人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真的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当时我就暗下决心,等我满18岁就入党。”于是,2006年9月,刚进大学校门,郭秋就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8年的11月份,郭秋如愿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2011年毕业后,郭秋到镇康县人民医院工作,与母亲成了同事,并以“敢啃硬骨头”“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的抱负,进了重症监护室,成了边疆县人民医院第一批ICU医生。
  众所周知,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要经得起持久高压,要不分白天黑夜,时时刻刻神经高度紧绷,白炽灯24小时亮着,整个病区报警声此起彼伏,所以,一般人很难吃得消。“进修时,第一次走进ICU的大门,老师问我,为什么会选择ICU?当时我的回答是,我想挑战自己,让更多危重病人及家属看到生的希望。虽然在面对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和托付时,压力很大,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念和托付,让我能够在工作中更有耐心、更有毅力去面对病魔,这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郭秋说,当看到一个个危重患者在自己的团队努力救治下渐渐康复,那样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笔者了解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郭秋积极“请战”驰援武汉,被编入第二梯队,随时准备接力第一梯队医务人员。如今,随着边境疫情防控呈高压常态化趋势,郭秋在承担ICU科室工作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其中,几乎每一天都忙得像转圈的“陀螺”。
  谈到个人理想,郭秋目光灼灼、满脸崇拜地谈起了钟南山院士:“我的顶级偶像就是钟南山院士,希望成为他那样为国担当、大爱无边的医者。我现在正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先从小事开始做,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

返回
2024年04月29日  第904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郭秋:根正苗红的“医二代”

刊发时间:2021-06-20 A2版  作者:董文静 李元兰 李玲 【字体:大 中 小】

通讯员     董文静   李元兰   李玲

  郭秋是名副其实的“医二代”,父亲是一名国家干部,母亲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85”后的郭秋从小就被工作繁忙的父母寄养在干爷爷、干奶奶家中,也正因为有了这两位老党员干部耳濡目染的红色熏陶,才有了她根正苗红的红色信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小时候我干爷爷干奶奶教会我的第一首歌。那时候,每个赶集的日子,都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因为这一天,爷爷在偏远山区下乡挂钩,认识的村民就会到家里来吃饭、喝茶、歇脚,我曾问干爷爷,为什么他们不回自己的家?干爷爷说,都是老乡,都是一家人。现在我才明白,干爷爷说的就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郭秋告诉笔者,虽然二老已经去世很久了,但他们的言传身教,却仍旧记忆犹新,终身受用。
  因为在医院大院里长大,郭秋觉得救死扶伤是嵌入骨髓的本能,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的志愿全部填了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而她上大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关于她这一举动,还因为一个人。
  “2003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大面积流行,当时正上高一的我从妈妈口中认识了一个护士,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身先士卒上了医疗前线,却不幸感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尽管经过全院的全力抢救,还是牺牲在了一线。妈妈说,她是医疗战线上的党员楷模,值得所有人好好学习。我突然觉得,原来有的人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真的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当时我就暗下决心,等我满18岁就入党。”于是,2006年9月,刚进大学校门,郭秋就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8年的11月份,郭秋如愿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2011年毕业后,郭秋到镇康县人民医院工作,与母亲成了同事,并以“敢啃硬骨头”“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的抱负,进了重症监护室,成了边疆县人民医院第一批ICU医生。
  众所周知,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要经得起持久高压,要不分白天黑夜,时时刻刻神经高度紧绷,白炽灯24小时亮着,整个病区报警声此起彼伏,所以,一般人很难吃得消。“进修时,第一次走进ICU的大门,老师问我,为什么会选择ICU?当时我的回答是,我想挑战自己,让更多危重病人及家属看到生的希望。虽然在面对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和托付时,压力很大,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念和托付,让我能够在工作中更有耐心、更有毅力去面对病魔,这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郭秋说,当看到一个个危重患者在自己的团队努力救治下渐渐康复,那样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笔者了解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郭秋积极“请战”驰援武汉,被编入第二梯队,随时准备接力第一梯队医务人员。如今,随着边境疫情防控呈高压常态化趋势,郭秋在承担ICU科室工作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其中,几乎每一天都忙得像转圈的“陀螺”。
  谈到个人理想,郭秋目光灼灼、满脸崇拜地谈起了钟南山院士:“我的顶级偶像就是钟南山院士,希望成为他那样为国担当、大爱无边的医者。我现在正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先从小事开始做,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