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老回归

刊发时间:2021-06-30 A3版  作者:

图片4.jpg

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民联欢大会。

  第一篇  班老人民心向党
  班老(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34年1月22日,英帝国主义侵占班洪和班老等地区的银矿,于2月11日攻击班老寨,佤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用生命和鲜血捍卫阿佤山。1941年6月18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与英使换文,签订了中缅南段未定边界协议,划定了所谓的“1941年线”,班老地区被划给了英属缅甸,引起了佤族人民的强烈抗议。
  佤族人民坚定不移心向毛主席、心向共产党,从未承认“1941年线”。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中缅交界的班老地区定界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期间,英、缅军官为说服佤族人民接受缅军领导,曾多次试图与班老、塔田等地区大小头人联系,对他们进行威胁、诱骗、派粮、派兵、送礼等,结果都遭到头人、群众的坚决反对。在一次座谈会上,胡忠华说:“我们死活不归缅甸,跟毛主席走,死也要归毛主席,就是缅甸拿钱来,我们也不要。”佤族头人也曾多次向缅军表示,班老是中国的地方,只接受毛主席的领导。
  1953年12月17日,中国撤回因协助地区群众剿匪而驻扎班老地区的部队,坚守在“1941年线”上。撤军消息传开后,班老地区的佤族群众整日担惊受怕,非常恐慌,心想是不是毛主席、党中央不要他们了。班老头人迅速召集头人、王子、群众开会商量,大家都表示要不惜牺牲与缅军抵抗到底。而后,班老头人决定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并请一二〇团驻南腊部队将信转交。信中表明,在班老地区驻有外国官吏,而班老人民不愿接受他们的统治,在班老人民心中,班老地区只属于中国,希望毛主席能派解放军驻守班老地区。信的内容简短明了,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边疆地区人民对党中央、毛主席的信任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得知此事后,中共云南省委和缅宁地委高度重视。1954年1月5日,中共缅宁地委、缅宁边防区成立工作组,深入班洪、班老地区开展解释和教育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工作组人员与胡忠华、胡玉堂等佤族头人代表进行真诚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头人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表明毛主席时刻关怀着佤族人民,并对其历史上反英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的行为予以表扬;二是向地区头人解释,当前国家撤军完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根据佤族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的,避免佤族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三是说明中缅是有外交的,这一历史性边界纠纷问题,今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工作组人员做通了部分头人的思想工作后,又由胡忠华召集班老、塔田地区头人、王子共同参与会议,进行深入解释教育。佤族群众听闻工作组是毛主席派来的,“1941年线”内外地区的王子、头人共70多人主动前来参加会议。胡忠华在会上发言说:“毛主席不会不要我们的。”班洪、班老佤族头人也均表示要坚定不移靠拢政府,跟毛主席走,听毛主席话。通过工作组艰苦细致的努力,各地区王子、头人和佤族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安定了情绪,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保卫民说:“我们决心跟着毛主席、共产党,与毛主席、共产党同死同活。”
  1954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四人回信。因班老地区当时属于未定界地区,云南省委建议由缅宁地委、缅宁专署党组向班老地区人民口头传达中央复信精神,转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班老地区人民的深切慰问和关怀。信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将随着祖国的建设走向繁荣和富裕的道路,卡瓦族也将和各兄弟民族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希望你们密切团结卡瓦族人民,为巩固祖国国防和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努力。”
  一直以来,公平合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成为两国人民的迫切愿望。1954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在缅甸仰光发表了《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在坚持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缅两国进行了长达6年多的边界谈判,双方领导人从两国的困难出发,从解决边界问题出发,克服重重阻难进行多次互访,逐渐达成共识,中缅两国于1960年1月28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协定》签订以后,中缅两国成立了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了“边界问题领导小组”。后由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组建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于1960年9月份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明确了界线走向和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及骑线村寨的调查工作。
  通过党中央和班老地区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1960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明确了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班老人民回归祖国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回归当日,中缅边民2200余人在沧源勐董举行国庆节联欢,人民群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心想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毛主席没有忘记他们。
  从1960年11月18日开始,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勘察工作,完成了145号界桩至177号界桩的勘察、树立界桩、绘图、标点、划线和各种资料的整理。1961年6月4日,根据中缅两国政府《边界条约》和勘察结果,中缅两国政府代表到达班老新寨,举行了班洪、班老所属村寨和“1941年线”各骑线村寨的归属签字交接仪式。佤族群众以最高的民族礼遇欢迎中缅两国代表进村,据班洪、班老地区工委1961年文件记录:“在寨子路边新盖撒拉房(凉棚),敲象脚鼓跳摆,撒谷花,献鲜花,几百人在寨外迎我们进寨。”今班老乡75岁老党员王老二(佤名:王尼章,系保卫国女婿)回忆说:“班老地区和平回归,联欢活动上我们不带刀、不带枪,只带自制谷花、鲜花,欢迎部队到来。”1961年6月5 日,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成立,胡忠华为主任委员,赵廷俊、胡玉堂、胡忠银、李华新为副主任委员,高耀新、赵元仁、肖老九为委员。
  1961年10月13日,中缅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终于全面得到解决。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面对外来侵略,班老人民奋起抗争,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面对国民党政府签订“1941年线”事件,班老人民强烈抗议,据理力争,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身上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热血,维系着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维护着祖国的领土主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疆儿女为边疆繁荣稳定和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  党的光辉照边疆
  一、当家做主站起来
  回归时的班老地区,原始、奴隶、封建等多种因素并存,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饱受战乱、疾病的折磨,生活极其艰难。人民依旧采用“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生产方式,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野菜,肉食靠打猎。交通的闭塞、语言的障碍更加让班老地区几乎与世隔绝。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几乎没有,只有极少部分头人子女能到班洪的甘勐学校接受教育,对普通民众来说受教育是一种奢望。疟疾、痢疾等多种传染病频发,群众治病只能靠“求神拜佛”,听天由命,班老一度成为“一高两低”(人口出生率高,存活率低,人均寿命低)地区。封闭落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瘟疫肆虐成了当时班老地区的真实写照。1961年6月4日,中国正式接管班老地区,从此,班老经济社会翻开新篇章,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佤族人民群众向来都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牵挂,面对直过民族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把稳定边疆、发展生产和科教文卫等事业作为班老地区回归后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平稳过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地委的工作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定人心、安定秩序、发展生产”的方针和“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保卫祖国国防,发展人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接管工作目标任务,1961年1月中共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接管班洪、班老和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的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政策上做好接管工作的准备,还提出“做好大小头人的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给予一定补贴,影响较大的在政治上作适当安排”“经常举办物资交流会,吸引新区群众参加,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具体政策,认真做好缓冲期的各项工作。1961年6月,云南省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提出“保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各民族内部制度,维持现状”“免征税,免交公粮”“维护中缅两国边界友好关系,边民可以按习惯自由来往”等“十条政策”,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班老地区从“封建领主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稳定民心。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团结头人、群众和各界人士,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做通头人、宗教上层人士的思想工作,过渡期保持头人的地位、特权、地租、债务等不变,组织头人群众到北京、昆明参观学习。头人一再表示要听政府的话,并主动邀请班老地区工委委员到村寨指导工作,村民不仅没有外迁,在半年时间陆续回迁15户57人。另一方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帮助修建缅寺,为民族群众赶摆等宗教活动提供方便。
  三是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条件,顺应民意。帮助村民新盖、修补住房,无偿向人民群众发放碗筷、棉布、粮食等物资,让群众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应人民开田开沟诉求,组织修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扩大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紫胶、茶叶、芝麻、苏子等经济作物。勤劳的班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修水利,开新田,积极扩大生产,1962至1965年,班老地区农田面积由7373亩增加到11269亩,增长了53%。班老地区工委向村民提供耕牛贷款,鼓励饲养猪、牛、鸡等家畜家禽。据沧源县1965年农业生产综合年报表显示,1965年班老地区人均粮食达到305公斤,高于全县人均粮食产量38公斤。班老地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生活有所改善。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和健康水平。1963年3月,兴办班老地区第一所学校——班老完小,1970年9月开办初中班,让孩子们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1967年,班老辖区6个村均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医疗站采取以巡回治疗为主、下村下田送药、开展民族免费治疗为辅等方式,疟疾等疾病季节性爆发的增长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死亡率大大降低,直接保住了青壮年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同时,经常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变群众卫生观念,部分群众开始相信医学,不再相信鬼神和巫师。群众高兴地说:“旧社会国民党不管群众的死活,现在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让我们懂道理、讲卫生,生病的人也少了,今年(1963年)的粮食比往年都丰收。”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头人、群众更加相信共产党,靠拢共产党。整个班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不由赞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阿爹阿妈”;“共产党说的做的都一样,对待男女老小很好。”
  班老的回归,让班老人民迎来了从积贫积弱、受尽压迫到当家作主站起来的第一次飞跃。
  二、改革开放富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班老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帮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山一地”划分到户、茅草房改造、“五个一”工程、“三村”工程、解“五难”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转变发展方式,使班老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贫困面貌明显改变,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粮、扩经、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以“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方式发展橡胶、木薯、核桃、茶、竹子等产业,多措并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橡胶产业从无到有,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142亩发展到2011年的50186亩,产值834.98万元,成为振兴班老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采取“党政统筹、部门合力、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引进企业项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据统计,2011年班老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305万元,比1981年增加了3269.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3元,是1981年的50倍。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政策引导下,班老地区紧紧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大干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瓶颈”,1978年班老开通了省级公路,1985年开通至县城客运,1990年4个村实现通车,1998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3年完成通县弹石路25公里……日益健全的交通网络让阿佤山不再孤单,也不再遥远。水利设施从无到有,1980年,建成班老小型水力发电站。2003年,新建上班老小型水库,群众用电难、灌溉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扶贫安居工程”“茅草房改造”等项目进行茅草房、叉叉房改造,解决了部分群众安全住房问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抓好“普九”教育工作,稳步推进职业教育。班老乡于1999年通过了县级扫盲验收,2005年通过了市级“普九”验收,2008年通过了省级“普九”验收,2011年通过“两基国检”验收,2012年全乡在校生达16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16%。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2年全乡有6个村医疗卫生室,各类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4%,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参与率达85%,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年全乡共有6个民间文艺队、18个娱乐场所、6个图书室,完成3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认真宣传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搭建起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维护了边疆民族的和谐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式,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还林和农田基本建设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通过实施“两山一地”政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改变了曾经“刀耕火种,毁林开荒”的落后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1983年,根据省委〔1983〕38、39号文件规定和县委“两山一地”划分到户的工作会议部署,班老地区完成了“两山一地”划分到户的工作。各大队和生产队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护林公约,例如,责任山和自留山任何人不得种粮食作物,责任山和自留山必须做到有伐有育等。分林到户后,群众高兴地说:“‘两山一地’的划分是限制毁林开荒、大锅饭的祸根,是让我们农民种好田、养好林。靠山吃山就是要养山。过去只吃山、不养山,毁林开荒搞得我们山穷水尽。农田包干到户后,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山林到户又将解决我们富起来的问题。”“两山一地”政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是制止乱砍滥伐、防止毁林开荒、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卫生、生态文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班老人民迎来了从贫穷落后到发展进步的第二次飞跃。
  (未完待续)

图片1.jpg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的回信,现存于临沧市档案馆。

图片5.jpg

  20世纪的班老寨

图片7.jpg

  2008年,班老乡边民互市一条街。

图片8.jpg

  2008年,班老乡木薯种植喜获丰收。

市档案馆供稿   市档案馆、沧源县档案馆供图

返回
2024年04月29日  第905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班老回归

刊发时间:2021-06-30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图片4.jpg

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民联欢大会。

  第一篇  班老人民心向党
  班老(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34年1月22日,英帝国主义侵占班洪和班老等地区的银矿,于2月11日攻击班老寨,佤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用生命和鲜血捍卫阿佤山。1941年6月18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与英使换文,签订了中缅南段未定边界协议,划定了所谓的“1941年线”,班老地区被划给了英属缅甸,引起了佤族人民的强烈抗议。
  佤族人民坚定不移心向毛主席、心向共产党,从未承认“1941年线”。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中缅交界的班老地区定界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期间,英、缅军官为说服佤族人民接受缅军领导,曾多次试图与班老、塔田等地区大小头人联系,对他们进行威胁、诱骗、派粮、派兵、送礼等,结果都遭到头人、群众的坚决反对。在一次座谈会上,胡忠华说:“我们死活不归缅甸,跟毛主席走,死也要归毛主席,就是缅甸拿钱来,我们也不要。”佤族头人也曾多次向缅军表示,班老是中国的地方,只接受毛主席的领导。
  1953年12月17日,中国撤回因协助地区群众剿匪而驻扎班老地区的部队,坚守在“1941年线”上。撤军消息传开后,班老地区的佤族群众整日担惊受怕,非常恐慌,心想是不是毛主席、党中央不要他们了。班老头人迅速召集头人、王子、群众开会商量,大家都表示要不惜牺牲与缅军抵抗到底。而后,班老头人决定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并请一二〇团驻南腊部队将信转交。信中表明,在班老地区驻有外国官吏,而班老人民不愿接受他们的统治,在班老人民心中,班老地区只属于中国,希望毛主席能派解放军驻守班老地区。信的内容简短明了,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边疆地区人民对党中央、毛主席的信任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得知此事后,中共云南省委和缅宁地委高度重视。1954年1月5日,中共缅宁地委、缅宁边防区成立工作组,深入班洪、班老地区开展解释和教育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工作组人员与胡忠华、胡玉堂等佤族头人代表进行真诚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头人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表明毛主席时刻关怀着佤族人民,并对其历史上反英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的行为予以表扬;二是向地区头人解释,当前国家撤军完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根据佤族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的,避免佤族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三是说明中缅是有外交的,这一历史性边界纠纷问题,今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工作组人员做通了部分头人的思想工作后,又由胡忠华召集班老、塔田地区头人、王子共同参与会议,进行深入解释教育。佤族群众听闻工作组是毛主席派来的,“1941年线”内外地区的王子、头人共70多人主动前来参加会议。胡忠华在会上发言说:“毛主席不会不要我们的。”班洪、班老佤族头人也均表示要坚定不移靠拢政府,跟毛主席走,听毛主席话。通过工作组艰苦细致的努力,各地区王子、头人和佤族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安定了情绪,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保卫民说:“我们决心跟着毛主席、共产党,与毛主席、共产党同死同活。”
  1954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四人回信。因班老地区当时属于未定界地区,云南省委建议由缅宁地委、缅宁专署党组向班老地区人民口头传达中央复信精神,转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班老地区人民的深切慰问和关怀。信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将随着祖国的建设走向繁荣和富裕的道路,卡瓦族也将和各兄弟民族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希望你们密切团结卡瓦族人民,为巩固祖国国防和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努力。”
  一直以来,公平合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成为两国人民的迫切愿望。1954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在缅甸仰光发表了《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在坚持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缅两国进行了长达6年多的边界谈判,双方领导人从两国的困难出发,从解决边界问题出发,克服重重阻难进行多次互访,逐渐达成共识,中缅两国于1960年1月28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协定》签订以后,中缅两国成立了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了“边界问题领导小组”。后由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组建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于1960年9月份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明确了界线走向和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及骑线村寨的调查工作。
  通过党中央和班老地区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1960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明确了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班老人民回归祖国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回归当日,中缅边民2200余人在沧源勐董举行国庆节联欢,人民群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心想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毛主席没有忘记他们。
  从1960年11月18日开始,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勘察工作,完成了145号界桩至177号界桩的勘察、树立界桩、绘图、标点、划线和各种资料的整理。1961年6月4日,根据中缅两国政府《边界条约》和勘察结果,中缅两国政府代表到达班老新寨,举行了班洪、班老所属村寨和“1941年线”各骑线村寨的归属签字交接仪式。佤族群众以最高的民族礼遇欢迎中缅两国代表进村,据班洪、班老地区工委1961年文件记录:“在寨子路边新盖撒拉房(凉棚),敲象脚鼓跳摆,撒谷花,献鲜花,几百人在寨外迎我们进寨。”今班老乡75岁老党员王老二(佤名:王尼章,系保卫国女婿)回忆说:“班老地区和平回归,联欢活动上我们不带刀、不带枪,只带自制谷花、鲜花,欢迎部队到来。”1961年6月5 日,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成立,胡忠华为主任委员,赵廷俊、胡玉堂、胡忠银、李华新为副主任委员,高耀新、赵元仁、肖老九为委员。
  1961年10月13日,中缅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终于全面得到解决。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面对外来侵略,班老人民奋起抗争,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面对国民党政府签订“1941年线”事件,班老人民强烈抗议,据理力争,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身上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热血,维系着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维护着祖国的领土主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疆儿女为边疆繁荣稳定和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  党的光辉照边疆
  一、当家做主站起来
  回归时的班老地区,原始、奴隶、封建等多种因素并存,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饱受战乱、疾病的折磨,生活极其艰难。人民依旧采用“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生产方式,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野菜,肉食靠打猎。交通的闭塞、语言的障碍更加让班老地区几乎与世隔绝。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几乎没有,只有极少部分头人子女能到班洪的甘勐学校接受教育,对普通民众来说受教育是一种奢望。疟疾、痢疾等多种传染病频发,群众治病只能靠“求神拜佛”,听天由命,班老一度成为“一高两低”(人口出生率高,存活率低,人均寿命低)地区。封闭落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瘟疫肆虐成了当时班老地区的真实写照。1961年6月4日,中国正式接管班老地区,从此,班老经济社会翻开新篇章,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佤族人民群众向来都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牵挂,面对直过民族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把稳定边疆、发展生产和科教文卫等事业作为班老地区回归后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平稳过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地委的工作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定人心、安定秩序、发展生产”的方针和“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保卫祖国国防,发展人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接管工作目标任务,1961年1月中共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接管班洪、班老和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的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政策上做好接管工作的准备,还提出“做好大小头人的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给予一定补贴,影响较大的在政治上作适当安排”“经常举办物资交流会,吸引新区群众参加,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具体政策,认真做好缓冲期的各项工作。1961年6月,云南省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提出“保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各民族内部制度,维持现状”“免征税,免交公粮”“维护中缅两国边界友好关系,边民可以按习惯自由来往”等“十条政策”,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班老地区从“封建领主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稳定民心。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团结头人、群众和各界人士,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做通头人、宗教上层人士的思想工作,过渡期保持头人的地位、特权、地租、债务等不变,组织头人群众到北京、昆明参观学习。头人一再表示要听政府的话,并主动邀请班老地区工委委员到村寨指导工作,村民不仅没有外迁,在半年时间陆续回迁15户57人。另一方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帮助修建缅寺,为民族群众赶摆等宗教活动提供方便。
  三是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条件,顺应民意。帮助村民新盖、修补住房,无偿向人民群众发放碗筷、棉布、粮食等物资,让群众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应人民开田开沟诉求,组织修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扩大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紫胶、茶叶、芝麻、苏子等经济作物。勤劳的班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修水利,开新田,积极扩大生产,1962至1965年,班老地区农田面积由7373亩增加到11269亩,增长了53%。班老地区工委向村民提供耕牛贷款,鼓励饲养猪、牛、鸡等家畜家禽。据沧源县1965年农业生产综合年报表显示,1965年班老地区人均粮食达到305公斤,高于全县人均粮食产量38公斤。班老地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生活有所改善。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和健康水平。1963年3月,兴办班老地区第一所学校——班老完小,1970年9月开办初中班,让孩子们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1967年,班老辖区6个村均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医疗站采取以巡回治疗为主、下村下田送药、开展民族免费治疗为辅等方式,疟疾等疾病季节性爆发的增长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死亡率大大降低,直接保住了青壮年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同时,经常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变群众卫生观念,部分群众开始相信医学,不再相信鬼神和巫师。群众高兴地说:“旧社会国民党不管群众的死活,现在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让我们懂道理、讲卫生,生病的人也少了,今年(1963年)的粮食比往年都丰收。”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头人、群众更加相信共产党,靠拢共产党。整个班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不由赞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阿爹阿妈”;“共产党说的做的都一样,对待男女老小很好。”
  班老的回归,让班老人民迎来了从积贫积弱、受尽压迫到当家作主站起来的第一次飞跃。
  二、改革开放富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班老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帮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山一地”划分到户、茅草房改造、“五个一”工程、“三村”工程、解“五难”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转变发展方式,使班老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贫困面貌明显改变,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粮、扩经、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以“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方式发展橡胶、木薯、核桃、茶、竹子等产业,多措并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橡胶产业从无到有,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142亩发展到2011年的50186亩,产值834.98万元,成为振兴班老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采取“党政统筹、部门合力、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引进企业项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据统计,2011年班老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305万元,比1981年增加了3269.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3元,是1981年的50倍。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政策引导下,班老地区紧紧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大干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瓶颈”,1978年班老开通了省级公路,1985年开通至县城客运,1990年4个村实现通车,1998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3年完成通县弹石路25公里……日益健全的交通网络让阿佤山不再孤单,也不再遥远。水利设施从无到有,1980年,建成班老小型水力发电站。2003年,新建上班老小型水库,群众用电难、灌溉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扶贫安居工程”“茅草房改造”等项目进行茅草房、叉叉房改造,解决了部分群众安全住房问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抓好“普九”教育工作,稳步推进职业教育。班老乡于1999年通过了县级扫盲验收,2005年通过了市级“普九”验收,2008年通过了省级“普九”验收,2011年通过“两基国检”验收,2012年全乡在校生达16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16%。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2年全乡有6个村医疗卫生室,各类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4%,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参与率达85%,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年全乡共有6个民间文艺队、18个娱乐场所、6个图书室,完成3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认真宣传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搭建起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维护了边疆民族的和谐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式,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还林和农田基本建设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通过实施“两山一地”政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改变了曾经“刀耕火种,毁林开荒”的落后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1983年,根据省委〔1983〕38、39号文件规定和县委“两山一地”划分到户的工作会议部署,班老地区完成了“两山一地”划分到户的工作。各大队和生产队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护林公约,例如,责任山和自留山任何人不得种粮食作物,责任山和自留山必须做到有伐有育等。分林到户后,群众高兴地说:“‘两山一地’的划分是限制毁林开荒、大锅饭的祸根,是让我们农民种好田、养好林。靠山吃山就是要养山。过去只吃山、不养山,毁林开荒搞得我们山穷水尽。农田包干到户后,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山林到户又将解决我们富起来的问题。”“两山一地”政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是制止乱砍滥伐、防止毁林开荒、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卫生、生态文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班老人民迎来了从贫穷落后到发展进步的第二次飞跃。
  (未完待续)

图片1.jpg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的回信,现存于临沧市档案馆。

图片5.jpg

  20世纪的班老寨

图片7.jpg

  2008年,班老乡边民互市一条街。

图片8.jpg

  2008年,班老乡木薯种植喜获丰收。

市档案馆供稿   市档案馆、沧源县档案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