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轮子”“车轮子”“机轮子”见证永德群众幸福生活

刊发时间:2021-07-16 A1版  作者:郭建军 沈朝熠 蒋新国

通讯员   郭建军  沈朝熠 蒋新国

  时下,永德县坚果青翠长势旺、芒果芬芳花醉人。在崇岗乡大落水村,75岁的周银太裹着小脚、戴着包头,激动地老泪纵横,一个劲地感谢党的政策好。“在过去,吃的玉米、谷子要用木风车人工扬,可费劲了。那个时候,白天做活路,晚上要舂碓拉磨。现在生活好了,终于可以在家歇歇咯!”
  牵挂木轮子,粮食脱壳“老样子”
  二三十年前,永德很多地方农业生产严重滞后,很多农户靠天吃饭,水、电、路更是“三不通”。周银太的老伴,在院场一角晾晒谷子的袁开明打断话匣子,“那个时候到田地做活要走两三个小时。为了吃上饭,要用木头风车给谷子脱壳,再用推车反复筛选,用石磨碾筛谷子……很多个工序,耗时耗力。”
  当时,农村以种粮为生,靠“刀耕火种和唱牛歌翻天”进行劳动生产;有“雷响田”“旱谷地”的说法;更有“一年种两季,小娃饿到喘口气”的真实情景。粮食单产低下,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80公斤,能吃上面糊粑粑就是最大的愿望,人民群众在温饱线上挣扎。
  当时小木风车起到扬去杂物、灰尘的大作用,比起用簸箕更有效;木推车起到减轻劳力,省时省力,砖厂、晾晒厂木推车随处可见,部分村民家中用来拉柴、运货物等 ,“木轮子”成为那个年代让人羡慕的生产工具。羊角叉拖拉机和大永久牌单车诞生,偶有乡镇街道出现,60、70后的孩子们要追上个三五百米,一饱眼福方可罢休。
  迎来车轮子,脱贫攻坚“新面子”
  当脱贫攻坚之风吹遍村村寨寨,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永德县委、县政府破解发展难题,集众智,因地制宜大干脱贫攻坚,各类产业在永德大地落地生根。 

       加工业、服务业、种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60万亩澳洲坚果、5万亩芒果、108万亩泡核桃、24.19万亩茶园、33万亩野生诃子及中药材遍地开花,1200座各类加工厂拔地而出。外出务工人数,从3万人次增加到9万人次,一批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你追我赶”。全县1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入“双社三绑”高效运转,澳洲坚果“一县一业”的新代表,“芒果之乡”旅游渐热,“好熟茶永德造”新品牌走出临沧。
  而让周银太一家感受最深的还是道路,“哪个敢想,我们这里山边水尾都能通硬板路!”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2565.92公里。乡村建制公路通畅率均达100%,922个自然村毛路全部普及,硬化率达33%。千古沉睡的荒山“开肠破肚”,永德至耿马高速公路也在大马力赶工期,永德即将告别有没高速公路的历史。
  微风吹过山沟峡谷,蕨菜波浪起伏。“我们寨子2010年才用大挖机挖通毛路,今年就全部变成水泥路了,寨子的发展变化真快啊!”2019年4月19日,德党镇忙海村大岩子自然村73岁傈僳族老人窦留德在山上放着自家的黑山羊。忙海村支部书记罗开祥补充道,大岩子自然村是德党镇最后通公路的村,大干脱贫攻坚时建房材料要进行三次搬运,最后这次要骡子、毛驴驮,运费比成本价还高,通过大小汽车碾压,再铺上了水泥路,现在这条进村路结实了,群众出行方便了。
  永德县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一个统筹、两个工程、三个落实、四轮驱动、五个体系的工作措施为抓手,2020年4月,顺利通过省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4个贫困乡99个贫困村14036户55299人贫困人口均实现100%脱贫退出,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换上机轮子,乡村振兴“好日子”
  “一到黄昏我们就来广场打歌跳舞,不像过去,晚上还要舂碓拉磨;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越来越好过。”永德县崇岗乡军捞村龙塘安置点60岁的陈玉兰笑得合不拢嘴。
  陈玉兰远嫁福建回来探亲的女儿宝小二,感受着家乡变化兴奋不已“真想不到,发展变化这么快,比起沿海地区农村也不差了!现在全部都是水泥路,开车走亲串戚也方便了。”陈玉兰原先的家位于崇岗乡军捞村榨房沟,离安置点12公里,山高路远信息闭塞、靠种粮食勉强维持生计。她家搬到安置点后,在产业园养猪、在家开上小卖铺,收入显著增加的同时,便利的电商让各种小家电走进家门,机械代替了曾经费力伤神的琐事,日子过得越发红火。
  乡村振兴一声巨响,村村寨寨的机耕路延伸到了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收割机械涌现在田间。山村小道上,拉满坚果猪羊的车辆穿梭在绿水青山间,大小车轮诉说着永德农村变化发展的感人事迹,车辆汽笛声、机械轰鸣声歌唱着永德跨越发展的动人旋律。

返回
2024年03月29日  第906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木轮子”“车轮子”“机轮子”见证永德群众幸福生活

刊发时间:2021-07-16 A1版  作者:郭建军 沈朝熠 蒋新国 【字体:大 中 小】

通讯员   郭建军  沈朝熠 蒋新国

  时下,永德县坚果青翠长势旺、芒果芬芳花醉人。在崇岗乡大落水村,75岁的周银太裹着小脚、戴着包头,激动地老泪纵横,一个劲地感谢党的政策好。“在过去,吃的玉米、谷子要用木风车人工扬,可费劲了。那个时候,白天做活路,晚上要舂碓拉磨。现在生活好了,终于可以在家歇歇咯!”
  牵挂木轮子,粮食脱壳“老样子”
  二三十年前,永德很多地方农业生产严重滞后,很多农户靠天吃饭,水、电、路更是“三不通”。周银太的老伴,在院场一角晾晒谷子的袁开明打断话匣子,“那个时候到田地做活要走两三个小时。为了吃上饭,要用木头风车给谷子脱壳,再用推车反复筛选,用石磨碾筛谷子……很多个工序,耗时耗力。”
  当时,农村以种粮为生,靠“刀耕火种和唱牛歌翻天”进行劳动生产;有“雷响田”“旱谷地”的说法;更有“一年种两季,小娃饿到喘口气”的真实情景。粮食单产低下,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80公斤,能吃上面糊粑粑就是最大的愿望,人民群众在温饱线上挣扎。
  当时小木风车起到扬去杂物、灰尘的大作用,比起用簸箕更有效;木推车起到减轻劳力,省时省力,砖厂、晾晒厂木推车随处可见,部分村民家中用来拉柴、运货物等 ,“木轮子”成为那个年代让人羡慕的生产工具。羊角叉拖拉机和大永久牌单车诞生,偶有乡镇街道出现,60、70后的孩子们要追上个三五百米,一饱眼福方可罢休。
  迎来车轮子,脱贫攻坚“新面子”
  当脱贫攻坚之风吹遍村村寨寨,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永德县委、县政府破解发展难题,集众智,因地制宜大干脱贫攻坚,各类产业在永德大地落地生根。 

       加工业、服务业、种养殖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60万亩澳洲坚果、5万亩芒果、108万亩泡核桃、24.19万亩茶园、33万亩野生诃子及中药材遍地开花,1200座各类加工厂拔地而出。外出务工人数,从3万人次增加到9万人次,一批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你追我赶”。全县1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入“双社三绑”高效运转,澳洲坚果“一县一业”的新代表,“芒果之乡”旅游渐热,“好熟茶永德造”新品牌走出临沧。
  而让周银太一家感受最深的还是道路,“哪个敢想,我们这里山边水尾都能通硬板路!”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2565.92公里。乡村建制公路通畅率均达100%,922个自然村毛路全部普及,硬化率达33%。千古沉睡的荒山“开肠破肚”,永德至耿马高速公路也在大马力赶工期,永德即将告别有没高速公路的历史。
  微风吹过山沟峡谷,蕨菜波浪起伏。“我们寨子2010年才用大挖机挖通毛路,今年就全部变成水泥路了,寨子的发展变化真快啊!”2019年4月19日,德党镇忙海村大岩子自然村73岁傈僳族老人窦留德在山上放着自家的黑山羊。忙海村支部书记罗开祥补充道,大岩子自然村是德党镇最后通公路的村,大干脱贫攻坚时建房材料要进行三次搬运,最后这次要骡子、毛驴驮,运费比成本价还高,通过大小汽车碾压,再铺上了水泥路,现在这条进村路结实了,群众出行方便了。
  永德县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一个统筹、两个工程、三个落实、四轮驱动、五个体系的工作措施为抓手,2020年4月,顺利通过省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4个贫困乡99个贫困村14036户55299人贫困人口均实现100%脱贫退出,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换上机轮子,乡村振兴“好日子”
  “一到黄昏我们就来广场打歌跳舞,不像过去,晚上还要舂碓拉磨;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越来越好过。”永德县崇岗乡军捞村龙塘安置点60岁的陈玉兰笑得合不拢嘴。
  陈玉兰远嫁福建回来探亲的女儿宝小二,感受着家乡变化兴奋不已“真想不到,发展变化这么快,比起沿海地区农村也不差了!现在全部都是水泥路,开车走亲串戚也方便了。”陈玉兰原先的家位于崇岗乡军捞村榨房沟,离安置点12公里,山高路远信息闭塞、靠种粮食勉强维持生计。她家搬到安置点后,在产业园养猪、在家开上小卖铺,收入显著增加的同时,便利的电商让各种小家电走进家门,机械代替了曾经费力伤神的琐事,日子过得越发红火。
  乡村振兴一声巨响,村村寨寨的机耕路延伸到了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收割机械涌现在田间。山村小道上,拉满坚果猪羊的车辆穿梭在绿水青山间,大小车轮诉说着永德农村变化发展的感人事迹,车辆汽笛声、机械轰鸣声歌唱着永德跨越发展的动人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