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铺展幸福新画卷

刊发时间:2021-08-23 A2版  作者:谢进 崔仁璘

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深刻变化——
沧源铺展幸福新画卷

 1---副本.jpg

勐来村大寨自然村新貌。   云南日报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说:“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阿佤人民是奋斗者、见证者、受益者。

山乡巨变 美好日子不吐不

  佤族是我国的“直过民族”,佤族同胞过去在深山里过着刀耕火种、食不果腹、刻木记事的原始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住茅草屋、杈杈房,遭遇灾祸、疾病全靠祈祷和祭祀。
  沧源是我国最大的佤族自治县,佤族人口超过全县人口的85%,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新中国成立初期,佤族、独龙族等民族及部分民族地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沧源由原始社会末期一跃千年,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012年,沧源县被列为滇西边境片区贫困县。
  2014年至2019年,沧源县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贫困村退出率达100%,贫困对象全部清零,贫困发生率由27.5%降至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阿佤山的变化日新月异。
  如今的阿佤山,山清水秀、边疆稳定、民族和谐,飞机翱翔、高速在建、硬化路进村入户,山欢水笑、安居乐业、汽车摩托驰骋山乡,医院建在家门口、山乡学校书声朗朗……
  阿佤山的发展巨变,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生动写照。
  喜人变化不吐不快,美好生活全靠共产党。今年6月,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把这份心情送到了北京,报告给总书记、报告给党中央。8月19日,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特大的喜讯连日来在阿佤山传递。

民心向党 幸福生活越过越甜

  “从这里走出去几百米就是边境线,对面就是外国。”站在村中,村民李明这样介绍沧源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的位置。
  信步村中,只见寨子干净、庭院整洁、花美人乐,一条条串户路纵横交错,一栋栋特色民居绿树掩映。
  李明说,这里的64户238人是从1公里外搬迁来的。原来的老寨受地形限制,100多户人家挤在一个小山包上。新村有效解决了原来佤族村寨住房简陋拥挤和居住环境差的问题。
  “脱贫攻坚以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让相隔不远的周边国家佤族人羡慕不已。”李明说。如今,佤族同胞实现了安居,生活垃圾全收集,自然村路灯全覆盖。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佤山幸福工程”于2012年在临沧市启动,对沧源县的8000多户农村危房实施改造。工程根据农户不同需要,设计了9种具有佤族、傣族、彝族民族风格特色的户型,让少数民族同胞告别了低矮潮湿的茅草房、杈杈房,住进了砖混结构楼房。
  变化的不仅是住房。
  沧源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主抓手,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打牢群众脱贫基础。2014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92亿元。
  勐董镇的蔬菜和林下养殖、勐省镇芒阳村的小龙虾养殖和特色水果等,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让产业发展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捏紧拳头、聚焦重点,扬长避短、彰显特色。沧源县认真谋划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积极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私人订制式等现代旅游新模式。
  砥砺奋进,沧源以旅游要素和带动力谋划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进程,向实现佤山乡村振兴阔步迈进。
  “永远跟党走,幸福生活越过越美。”李明说。

整族脱贫 城乡面貌翻天覆地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阿佤人民从告别原始社会生活,到整族摆脱贫困,实现了第二次“千年跨越”的伟大成就。
  一个直过民族聚居区域,短短数十年,尤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嬗变为美丽城乡,沧源阿佤山的沧桑巨变可见一斑。
  漫步勐董镇街头,司岗里大道、来希路、广场路……佤族风情浓郁,楼宇俨然、街道整洁,随处可见洗手池,记者随机试了试,水流涌出,洗手液完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正在佤山深入开展,美丽县城建设扎实推进。
  通过实施“边境小康村”“美丽乡村”“美丽县城”“乡村治理”等,实现了民生所盼。截至2020年底,沧源打造了国门新村、永和新村、垌那海等一批边境小康示范村,共实施57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重点村,创建洁净村庄125个、美丽乡村46个、鲜花盛开的村庄15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云南省园林县城,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
  通过“人畜分离、建厕改灶、种花种菜”,佤山村村寨寨展新颜,被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显著提升。
  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实现千年“飞天梦”;通车总里程较“十二五”翻一倍,农村公路硬化率走在全省前列;4G网络全覆盖……曾经刀耕火种的阿佤人民,渐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前到县城来回两三个小时,现在只要30多分钟。”班洪村下班坝村民杨艾少说。交通的便利,把阿佤山的美丽带给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的世界展现在阿佤人的眼前。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沧源抢抓机遇,全面构筑航空、高速公路并举的现代交通网络,先后启动瑞丽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沧源段)、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等项目建设。
  同时,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城市、乡村、边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连续3年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光荣新村、勐来村、帕良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红色传承 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班洪乡下班坝组“班洪四大嫂”饭店分店外墙上,“四大嫂精神”分外引人注目。
  上世纪60年代末,“班洪饭店”的武国馨、罗灿珍、李帮秀、李秀莲4位妇女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把“班洪饭店”办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四大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在全省、全国引起了极大轰动,被人们尊称为“班洪四大嫂”。
  班洪乡有着浓厚的红色底蕴。这里还曾爆发过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英勇的沧源佤族人民与入侵者进行了殊死斗争,写下了不畏强暴、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为发扬和传承“班洪四大嫂”精神,当地党委、政府加快红色村庄建设、红色旅游开发步伐,帮助“班洪四大嫂饭店”重新开门营业,还修建了“四大嫂宾馆”,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打造班洪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旅游业和收购、代销、供应当地的各类农副产品,直接和间接带动班洪6个行政村320户1061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沧源结合本地发展史、民族进步史,挖掘运用红色资源,讲好班老回归历史故事,讲好岩帅、班洪红色故事,不断挖掘红色历史,让红色基因成为广大干群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守边固防 永远牢记谆谆嘱托

  沧源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国境线长150公里,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最前沿窗口。
  沧源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谋划推动临沧边合区永和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生产“在外”、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内”的发展模式,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比2010年“翻两番”,走出了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沿边开发开放新路子。
  对外开放,也要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让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机制在边疆真正扎根。
  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结合“国门村寨、民族融合、军民融合”的边疆特色,联合云南省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永和分站等基层党组织,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委员会,实现驻地军警与边境村党组织双促进双提升。
  “以推进网格化治理为重点,定期由联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召集各委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摸底排查辖区内的人财物的资源,对辖区内的综治维稳、人居环境、征地拆迁等矛盾热点进行分析研判,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勐董镇党委副书记杜红说。
  “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家园。”为严防疫情输入,班洪乡公坎村护边员常卫明和这里的10位村民一道,坚决落实“段长制”,24小时轮流值守在边境线,每天来回6个小时走在6.6公里巡边路上。
  像常卫明这样,打响边境疫情阻击战以来,全乡共有400多名佤族群众守护在深山老林的边境线上,守护着边境的安宁和稳定。“请总书记放心,请党中央放心,我们一定守好边境,守护好家园!”常卫明说。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沧源佤山干部群众表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云南日报记者 谢进 崔仁璘
            原载《云南日报》2021年08月22日03版

返回
2024年05月07日  第910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铺展幸福新画卷

刊发时间:2021-08-23 A2版  作者:谢进 崔仁璘 【字体:大 中 小】

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深刻变化——
沧源铺展幸福新画卷

 1---副本.jpg

勐来村大寨自然村新貌。   云南日报记者 周灿 赵家琦 摄

  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说:“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阿佤人民是奋斗者、见证者、受益者。

山乡巨变 美好日子不吐不

  佤族是我国的“直过民族”,佤族同胞过去在深山里过着刀耕火种、食不果腹、刻木记事的原始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住茅草屋、杈杈房,遭遇灾祸、疾病全靠祈祷和祭祀。
  沧源是我国最大的佤族自治县,佤族人口超过全县人口的85%,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新中国成立初期,佤族、独龙族等民族及部分民族地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沧源由原始社会末期一跃千年,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012年,沧源县被列为滇西边境片区贫困县。
  2014年至2019年,沧源县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累计脱贫退出5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贫困村退出率达100%,贫困对象全部清零,贫困发生率由27.5%降至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阿佤山的变化日新月异。
  如今的阿佤山,山清水秀、边疆稳定、民族和谐,飞机翱翔、高速在建、硬化路进村入户,山欢水笑、安居乐业、汽车摩托驰骋山乡,医院建在家门口、山乡学校书声朗朗……
  阿佤山的发展巨变,是党的光辉照边疆的生动写照。
  喜人变化不吐不快,美好生活全靠共产党。今年6月,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把这份心情送到了北京,报告给总书记、报告给党中央。8月19日,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特大的喜讯连日来在阿佤山传递。

民心向党 幸福生活越过越甜

  “从这里走出去几百米就是边境线,对面就是外国。”站在村中,村民李明这样介绍沧源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的位置。
  信步村中,只见寨子干净、庭院整洁、花美人乐,一条条串户路纵横交错,一栋栋特色民居绿树掩映。
  李明说,这里的64户238人是从1公里外搬迁来的。原来的老寨受地形限制,100多户人家挤在一个小山包上。新村有效解决了原来佤族村寨住房简陋拥挤和居住环境差的问题。
  “脱贫攻坚以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让相隔不远的周边国家佤族人羡慕不已。”李明说。如今,佤族同胞实现了安居,生活垃圾全收集,自然村路灯全覆盖。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佤山幸福工程”于2012年在临沧市启动,对沧源县的8000多户农村危房实施改造。工程根据农户不同需要,设计了9种具有佤族、傣族、彝族民族风格特色的户型,让少数民族同胞告别了低矮潮湿的茅草房、杈杈房,住进了砖混结构楼房。
  变化的不仅是住房。
  沧源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主抓手,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打牢群众脱贫基础。2014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92亿元。
  勐董镇的蔬菜和林下养殖、勐省镇芒阳村的小龙虾养殖和特色水果等,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让产业发展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捏紧拳头、聚焦重点,扬长避短、彰显特色。沧源县认真谋划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积极开发体验式、参与式、私人订制式等现代旅游新模式。
  砥砺奋进,沧源以旅游要素和带动力谋划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进程,向实现佤山乡村振兴阔步迈进。
  “永远跟党走,幸福生活越过越美。”李明说。

整族脱贫 城乡面貌翻天覆地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阿佤人民从告别原始社会生活,到整族摆脱贫困,实现了第二次“千年跨越”的伟大成就。
  一个直过民族聚居区域,短短数十年,尤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嬗变为美丽城乡,沧源阿佤山的沧桑巨变可见一斑。
  漫步勐董镇街头,司岗里大道、来希路、广场路……佤族风情浓郁,楼宇俨然、街道整洁,随处可见洗手池,记者随机试了试,水流涌出,洗手液完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正在佤山深入开展,美丽县城建设扎实推进。
  通过实施“边境小康村”“美丽乡村”“美丽县城”“乡村治理”等,实现了民生所盼。截至2020年底,沧源打造了国门新村、永和新村、垌那海等一批边境小康示范村,共实施57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重点村,创建洁净村庄125个、美丽乡村46个、鲜花盛开的村庄15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云南省园林县城,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美丽县城”。
  通过“人畜分离、建厕改灶、种花种菜”,佤山村村寨寨展新颜,被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显著提升。
  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实现千年“飞天梦”;通车总里程较“十二五”翻一倍,农村公路硬化率走在全省前列;4G网络全覆盖……曾经刀耕火种的阿佤人民,渐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以前到县城来回两三个小时,现在只要30多分钟。”班洪村下班坝村民杨艾少说。交通的便利,把阿佤山的美丽带给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的世界展现在阿佤人的眼前。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沧源抢抓机遇,全面构筑航空、高速公路并举的现代交通网络,先后启动瑞丽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沧源段)、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等项目建设。
  同时,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城市、乡村、边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连续3年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光荣新村、勐来村、帕良村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红色传承 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班洪乡下班坝组“班洪四大嫂”饭店分店外墙上,“四大嫂精神”分外引人注目。
  上世纪60年代末,“班洪饭店”的武国馨、罗灿珍、李帮秀、李秀莲4位妇女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把“班洪饭店”办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四大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在全省、全国引起了极大轰动,被人们尊称为“班洪四大嫂”。
  班洪乡有着浓厚的红色底蕴。这里还曾爆发过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英勇的沧源佤族人民与入侵者进行了殊死斗争,写下了不畏强暴、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为发扬和传承“班洪四大嫂”精神,当地党委、政府加快红色村庄建设、红色旅游开发步伐,帮助“班洪四大嫂饭店”重新开门营业,还修建了“四大嫂宾馆”,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打造班洪特色小镇,通过发展旅游业和收购、代销、供应当地的各类农副产品,直接和间接带动班洪6个行政村320户1061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沧源结合本地发展史、民族进步史,挖掘运用红色资源,讲好班老回归历史故事,讲好岩帅、班洪红色故事,不断挖掘红色历史,让红色基因成为广大干群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守边固防 永远牢记谆谆嘱托

  沧源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国境线长150公里,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最前沿窗口。
  沧源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按照“内外联动、岸城一体、三产融合、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谋划推动临沧边合区永和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生产“在外”、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内”的发展模式,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比2010年“翻两番”,走出了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沿边开发开放新路子。
  对外开放,也要筑牢边境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让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机制在边疆真正扎根。
  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结合“国门村寨、民族融合、军民融合”的边疆特色,联合云南省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永和分站等基层党组织,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委员会,实现驻地军警与边境村党组织双促进双提升。
  “以推进网格化治理为重点,定期由联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召集各委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摸底排查辖区内的人财物的资源,对辖区内的综治维稳、人居环境、征地拆迁等矛盾热点进行分析研判,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勐董镇党委副书记杜红说。
  “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家园。”为严防疫情输入,班洪乡公坎村护边员常卫明和这里的10位村民一道,坚决落实“段长制”,24小时轮流值守在边境线,每天来回6个小时走在6.6公里巡边路上。
  像常卫明这样,打响边境疫情阻击战以来,全乡共有400多名佤族群众守护在深山老林的边境线上,守护着边境的安宁和稳定。“请总书记放心,请党中央放心,我们一定守好边境,守护好家园!”常卫明说。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沧源佤山干部群众表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云南日报记者 谢进 崔仁璘
            原载《云南日报》2021年08月22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