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边界守好家”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连日来,在沧源县,驻守边境卡点的纪检监察干部围坐在一起,一遍遍读着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
“太振奋人心了!第一次感到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距离如此亲近。我们都是收信人,这份来自总书记的关心和问候,让我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充满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县纪委监委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组组长肖文明感慨道。
激动的心情刚刚平复,肖文明便奔赴卡点、村寨等边境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察访督导,找问题、查原因、寻对策。“班老乡边境卡点值守人员长期值守,有懈怠情绪。”“农贸市场、百大商场等对落实云南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扫码、测体温、戴口罩检查不严,已现场发出整改通知,需要‘回头看’整改情况。”……一天下来,肖文明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疫情期间不能办客,你儿子的婚礼需要商量推迟一下。”“大家要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门、打疫苗。”……
雨季时节,镇康县勐捧镇岔沟村小雨淅淅沥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鲁永芹毫不松懈,如往常一样走村串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群众思想工作。
在边境村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的日子里,鲁永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刚布置好核酸检测场地,又要维持现场秩序,还不时对照名单抽查,一旦发现有群众未到现场做核酸检测,就马上联系小组长督促,确保常态化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看到驻守卡点的民兵日夜执勤,非常辛苦,鲁永芹组织村里的妇女分批到卡点轮流为民兵做饭。晴天汗流浃背,雨天泥水裹身,她依然笑得很灿烂:“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人人参与,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我眼里不能只盯别人,要让老百姓在哪都找得到我。”
“142、142(1)、143三块界桩,2.53公里的边境线,我闭着眼睛都能走一遍。”
36年如一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山头寨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界务员罗光柱走过的巡边路累计长达将近5000公里,边境的一草一木如同长在了他的心里,每一块界桩深深融入他的血液。
每次上界,徒步、滑倒、皮肤被荆棘划伤都是家常便饭,但无论严寒酷暑,罗光柱总是手提一把砍刀,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定期在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桩和界桩标志物,防止过耕、过牧、过伐,维护领土完整,处理双方边民事务,调解矛盾纠纷,守护着边疆一线的安宁。在他的精心维护下,这三块界桩从未发生人为或者牲畜损坏的情况,确保了边界线走向清晰和标志物完好。
“在生我养我的地方守边护边是我的光荣使命,守好边界就守好了家。”在当好界务员的同时,罗光柱还要参加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小到家长里短,大到村务开销,他依然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和他在巡边时一模一样。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成百上千纪检监察干部扎根边疆,同各族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党纪国法的捍卫者、群众利益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