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镇办好“五个课堂”让党员教育在农村“落地有声”

刊发时间:2021-10-08 A3版  作者: 谢华剑

  本报讯   (通讯员   谢华剑)    近年来,云县爱华镇党委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拓宽渠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办好“五个课堂”,探索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强筋健骨、增强本领,激发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固定课堂”集中培训。充分发挥镇党校培训农村党员的主阵地作用,结合“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工作,组织农村普通党员开展集中兜底培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依托村级分校主阵地资源,扎实开展党性教育,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培训,重点将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带头人和村组干部党员纳入培训范围,提高农村发展生产和脱致富的能力。目前,已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6期800余人,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讲座12场1500余人次,举办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8场900余人次。
  “流动课堂”灵活教育。结合人才帮扶需求,开设“微讲堂”,让党员教育更接地气。从镇机关干部中分别为各村选派1名科技特派员和党建指导员,围绕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农村适用技术等,采取巡回宣讲、流动式教学的方式,经常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继续采取教育培训师资、经费、课堂“三下沉”经验,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身患重病甚至失能的党员,开展巡回教学、“送课上门”,推动党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村(社区)党员覆盖。目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镇共开展党史宣讲11班次,覆盖农村党员2000余名;共培育党员科技“核心示范户”33户、党员致富能手83人。
  “互助课堂”结对帮教。建立镇机关党组织挂联村(社区)党组织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增强支部生活实效性。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结成对子,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解忧,及时把政策、信息、技术、项目送到结对党员家中。同时,定期将部分农村党员请进镇机关,共同参加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共享机关党建学习资源,促进城乡党员互动学习、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目前,镇机关党组织为挂联的村级党组织讲党课30余次,与挂联的村级党组织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对挂联的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20余次。
  “网络课堂”远程助教。改进党员教育培训方法,积极探索适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方法开展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切实提高网络培训质量。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云岭先锋系列新媒体、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云课堂”等网络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网络培训,实现科技资源、专家资源与农村党员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推进党员教育常态化。目前,全镇共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1期2000人,组织党员参加“云岭先锋”夜校和远程教育“3+X”学习9期2万余人次,不断满足党员群众个性化学习需求。
  “实践课堂”示范带动。实行“乡村建基地、基地连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培训模式,深挖红色“资源库”,让党员教育演绎更加生动。充分运用村史室、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等平台,组织农村党员奔赴“红色印迹”开展“4+N”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轮流走上“讲解台”,讲故事、谈体会,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党员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同时,架起服务“连心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推行“农村党员联系户”制度,定期开展“村务活动带一带、方针政策讲一讲、实用技术传一传、难事愁事帮一帮”的“四个一”活动,让党员教育“更有温度”。目前,已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农村党员900余人次。聚焦村庄疫情防控、卫生保洁等事项,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3支,带领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

返回
2024年05月06日  第914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爱华镇办好“五个课堂”让党员教育在农村“落地有声”

刊发时间:2021-10-08 A3版  作者: 谢华剑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谢华剑)    近年来,云县爱华镇党委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拓宽渠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办好“五个课堂”,探索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强筋健骨、增强本领,激发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固定课堂”集中培训。充分发挥镇党校培训农村党员的主阵地作用,结合“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工作,组织农村普通党员开展集中兜底培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依托村级分校主阵地资源,扎实开展党性教育,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培训,重点将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带头人和村组干部党员纳入培训范围,提高农村发展生产和脱致富的能力。目前,已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6期800余人,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讲座12场1500余人次,举办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8场900余人次。
  “流动课堂”灵活教育。结合人才帮扶需求,开设“微讲堂”,让党员教育更接地气。从镇机关干部中分别为各村选派1名科技特派员和党建指导员,围绕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农村适用技术等,采取巡回宣讲、流动式教学的方式,经常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对农村党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继续采取教育培训师资、经费、课堂“三下沉”经验,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身患重病甚至失能的党员,开展巡回教学、“送课上门”,推动党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村(社区)党员覆盖。目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镇共开展党史宣讲11班次,覆盖农村党员2000余名;共培育党员科技“核心示范户”33户、党员致富能手83人。
  “互助课堂”结对帮教。建立镇机关党组织挂联村(社区)党组织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增强支部生活实效性。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结成对子,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解忧,及时把政策、信息、技术、项目送到结对党员家中。同时,定期将部分农村党员请进镇机关,共同参加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共享机关党建学习资源,促进城乡党员互动学习、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目前,镇机关党组织为挂联的村级党组织讲党课30余次,与挂联的村级党组织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对挂联的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20余次。
  “网络课堂”远程助教。改进党员教育培训方法,积极探索适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创新方法开展网络培训、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切实提高网络培训质量。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云岭先锋系列新媒体、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云课堂”等网络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网络培训,实现科技资源、专家资源与农村党员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推进党员教育常态化。目前,全镇共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1期2000人,组织党员参加“云岭先锋”夜校和远程教育“3+X”学习9期2万余人次,不断满足党员群众个性化学习需求。
  “实践课堂”示范带动。实行“乡村建基地、基地连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培训模式,深挖红色“资源库”,让党员教育演绎更加生动。充分运用村史室、红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等平台,组织农村党员奔赴“红色印迹”开展“4+N”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轮流走上“讲解台”,讲故事、谈体会,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党员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同时,架起服务“连心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推行“农村党员联系户”制度,定期开展“村务活动带一带、方针政策讲一讲、实用技术传一传、难事愁事帮一帮”的“四个一”活动,让党员教育“更有温度”。目前,已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农村党员900余人次。聚焦村庄疫情防控、卫生保洁等事项,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3支,带领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