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史“马台印记”

刊发时间:2021-12-12 A3版  作者:周正康

  知史以明鉴,察古以观今。乡史,也就是成为乡情业绩打包向上一级县(区)级地方志(历史)汇总的重要基础史料,它面对乡村辖区的生产活动一线,总结过去。乡史以史观具体的视角,反映本乡本土的相关情况:历史沿革、政府机构、经济发展、人文科学、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史料积累、所遗留非物质文化的精神财富。历史经过不断积淀,最终只能记录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精神以及对其历史人物评价。
  岁在辛丑十月廿六日,逢马台乡史馆开馆,馆名题为“马台印记”。话题就先从馆名说起。此馆名是上级领导及相关人士慎思择用的,经过提名请示汇报,之后,才将其乡史馆正式定名为:“马台印记”。从馆名称谓上,就可以看出,这种称谓更符合马台乡史料内容的实际情况,定位准确。“马台印记”,是将乡一级的马台史馆里面所涵盖的、所收集整理的乡史材料、人文活动事迹,给出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定位:历史在印象与记忆中延伸的史料特征。为什么会这么诠释?这也是凭着一种史观而论史迹。从目前马台乡现有的事迹资料,史料时间段主要集中局限在1949年之后,且更早年限的历史资料则粗略不详,无以考据深入,不得不靠大量的“旁者回忆式”、民间回忆来充实乡史材料素材。
  马台的史观,若以断代分之,我认为应该1949年前后分两期分述,前期应以1949年之前一直往上追溯,这一时期历史观以“茶马古道”为线索,后期则以1949年之后马台乡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而我们目前所看到“马台印记”基本时段集中在1949年之后;对1949年之前涵盖的史料仅仅局限于“茶马古道”字面含义,还没有深入其史料内部;其次是用大量文字材料宣传“红色渡口”和杨和玉烈士事迹;第三是对“彭桂萼故居”的文字材料部分。以史观衡量之,能否科学全面还原当时历史事迹、故事情节,是原始记载材料的重要支撑。它只能说或者只可以说它仅仅更侧重、偏向于靠马台历史中的印象记忆和对于昨天马台历史中的一种记忆复述,来完成马台史料的钩沉表达。这是“马台印记”史馆所展示历史文化的特色。所以说称“马台印记”,集中展示了以人们的感性认识为主的历史线索,故事情节往往都是后人给出了的那些马台印象和马台记忆,除此之外就是那些用数据说明各项经济发展板块。
  马台的更漫长历史线索是围绕“茶马古道”而展开,但局限于史料匮缺,我们又无法考据到茶马古道起于哪个年代。只能断定马帮在1949年之后的数十年间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汽车取代之。
  马台,拥有得天独厚的澜沧江风光沿江自然景观“长廊”,这是马台迷人的魅力所在,并且让人充满向往。对于马台印象而言,可以说马台这个优美的自然风光展览馆,从古至今都在太吸引人,比如冬天的白雾弥江,雨天的云山雾黛,春天的江岸飞花,秋天的简远恬淡。
  历史是靠史官纂修于史册的,马台乡史诚然如此。从临沧的古籍史料中,可供查找的史料大都不会超过五百年,且还存在很多不完整、支离破碎的史料问题,都是马台乡史料收集整理所面临的困难,因此面临着马台乡史,不过百年的时间短板。对于更久更远的人文活动,更多地只能从收集民间材料中来充斥其间,凑个完整,把时间吻合。
  马台之名,据说是源于茶马古道的马帮,聚集于此地歇脚一晚,次日再上路,马帮歇脚处,于是就叫马台(台:站台之意)。这种说法,即便是我在马台工作生活了二十年,基于没有查找到官方史料记载时,我一直这样从字面上理解,解释是通俗的。马台、邦东两地在民国时期是归为一乡制内的,解放初期马台、邦东、平村合为一区,名:五区。后改公社,再改区公所,再改回称乡政府至今。
  记忆是生命遗留的精神痕迹,人类的生命记忆,都成了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史迹!都是感人的精神财富。走进“马台印记”乡史馆,也就是走进马台印象和马台记忆里面。

返回
2024年04月19日  第921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读乡史“马台印记”

刊发时间:2021-12-12 A3版  作者:周正康 【字体:大 中 小】

  知史以明鉴,察古以观今。乡史,也就是成为乡情业绩打包向上一级县(区)级地方志(历史)汇总的重要基础史料,它面对乡村辖区的生产活动一线,总结过去。乡史以史观具体的视角,反映本乡本土的相关情况:历史沿革、政府机构、经济发展、人文科学、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史料积累、所遗留非物质文化的精神财富。历史经过不断积淀,最终只能记录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精神以及对其历史人物评价。
  岁在辛丑十月廿六日,逢马台乡史馆开馆,馆名题为“马台印记”。话题就先从馆名说起。此馆名是上级领导及相关人士慎思择用的,经过提名请示汇报,之后,才将其乡史馆正式定名为:“马台印记”。从馆名称谓上,就可以看出,这种称谓更符合马台乡史料内容的实际情况,定位准确。“马台印记”,是将乡一级的马台史馆里面所涵盖的、所收集整理的乡史材料、人文活动事迹,给出了一个客观的历史定位:历史在印象与记忆中延伸的史料特征。为什么会这么诠释?这也是凭着一种史观而论史迹。从目前马台乡现有的事迹资料,史料时间段主要集中局限在1949年之后,且更早年限的历史资料则粗略不详,无以考据深入,不得不靠大量的“旁者回忆式”、民间回忆来充实乡史材料素材。
  马台的史观,若以断代分之,我认为应该1949年前后分两期分述,前期应以1949年之前一直往上追溯,这一时期历史观以“茶马古道”为线索,后期则以1949年之后马台乡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而我们目前所看到“马台印记”基本时段集中在1949年之后;对1949年之前涵盖的史料仅仅局限于“茶马古道”字面含义,还没有深入其史料内部;其次是用大量文字材料宣传“红色渡口”和杨和玉烈士事迹;第三是对“彭桂萼故居”的文字材料部分。以史观衡量之,能否科学全面还原当时历史事迹、故事情节,是原始记载材料的重要支撑。它只能说或者只可以说它仅仅更侧重、偏向于靠马台历史中的印象记忆和对于昨天马台历史中的一种记忆复述,来完成马台史料的钩沉表达。这是“马台印记”史馆所展示历史文化的特色。所以说称“马台印记”,集中展示了以人们的感性认识为主的历史线索,故事情节往往都是后人给出了的那些马台印象和马台记忆,除此之外就是那些用数据说明各项经济发展板块。
  马台的更漫长历史线索是围绕“茶马古道”而展开,但局限于史料匮缺,我们又无法考据到茶马古道起于哪个年代。只能断定马帮在1949年之后的数十年间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被汽车取代之。
  马台,拥有得天独厚的澜沧江风光沿江自然景观“长廊”,这是马台迷人的魅力所在,并且让人充满向往。对于马台印象而言,可以说马台这个优美的自然风光展览馆,从古至今都在太吸引人,比如冬天的白雾弥江,雨天的云山雾黛,春天的江岸飞花,秋天的简远恬淡。
  历史是靠史官纂修于史册的,马台乡史诚然如此。从临沧的古籍史料中,可供查找的史料大都不会超过五百年,且还存在很多不完整、支离破碎的史料问题,都是马台乡史料收集整理所面临的困难,因此面临着马台乡史,不过百年的时间短板。对于更久更远的人文活动,更多地只能从收集民间材料中来充斥其间,凑个完整,把时间吻合。
  马台之名,据说是源于茶马古道的马帮,聚集于此地歇脚一晚,次日再上路,马帮歇脚处,于是就叫马台(台:站台之意)。这种说法,即便是我在马台工作生活了二十年,基于没有查找到官方史料记载时,我一直这样从字面上理解,解释是通俗的。马台、邦东两地在民国时期是归为一乡制内的,解放初期马台、邦东、平村合为一区,名:五区。后改公社,再改区公所,再改回称乡政府至今。
  记忆是生命遗留的精神痕迹,人类的生命记忆,都成了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史迹!都是感人的精神财富。走进“马台印记”乡史馆,也就是走进马台印象和马台记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