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守神圣国土 共建美好家园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全力守边助力发展记事
刊发时间:2021-12-14 A3版  作者:

  “腰包鼓了,精气神好了,日子更有盼头了。以前村民住的是茅草房、杈杈房,走的是泥巴路,遇上下雨天,房子里漏雨、路上的泥巴没过了小腿。现在的日子好了,村寨漂亮干净,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阿佤山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兴边富民行动的一份功劳。
  这些年来,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始终将强边固防与兴边富民工程同步推进,边境管理辖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逐步从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边缘小乡转变为通达便利、和谐稳定、兴业民富、乡村美丽的边境乡镇,成为戍边守防的重要力量。

激发内生动力

      穿过高山丛林,翻过层峦叠翠的群山,一片整洁美丽的青山绿树的街道、富有佤族特色整齐错落的民居映入眼帘,这便是沧源“葫芦王地”班洪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群众和谐、生产发展、小康生活,便是这座深山云雾中的乡镇现状。
  以前的班洪乡由于山高水阻、交通闭塞、思想落后等原因,这儿的群众曾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中,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支队班洪边境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辖区走访、帮扶,通过集中重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思想教育、座谈、交流、培训等办法,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家底,弄清致贫的根本原因,不断改变、扭转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今后的发展路子指明方向,促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班洪“四大嫂”精神,在老百姓心中萌芽成长,继续在阿佤山传承。
  随着临沧边境一线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边境乡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边民开始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向“留得住、能致富”转变。如今的边境乡村,村村寨寨美如画,各族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共守边疆稳定

      “边疆稳、边民富”,坚守祖国边疆就要守护一方平安,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始终牢固树立“全支队一杆枪”的新发展理念,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积极发扬“敢打硬仗、勇当先锋、善谋打赢”的战斗作风,大力实施强边固边、兴边富民战略,着力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提高边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全力构筑起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屏障,使每一个边疆人留得住心,扎得住根,守得住脚下的土地。该支队各单位民辅警始终坚持边境一线“战位”,忠诚履职尽责,始终扎实做好边境管理、疫情防控、辖区管控等工作,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优势,通过加强与卫生防疫等涉边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扎实做好边境辖区疫情监测、排查和预警等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边境辖区查缉管控力度,加强违法犯罪打击震慑,确实构筑起和谐稳定边境辖区环境。在290多公里临沧段的边境线上,该支队的全体民辅警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用坚守和担当在祖国西南边陲铸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用情为民服务

      警民齐心,共筑平安。几十年来,在绵延数百公里的边境线上,驻守这里的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辅警与当地群众一起,守护神圣国土,共建美好家园,携手谱写新时代警爱民、民拥警,共建警民鱼水情的精彩华章。
  在镇康县南伞镇东部,有这样一座警务室被群众亲切称为“暖心警务室”,这便是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南伞边境派出所军弄警务室。
  该支队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目标,以“擦亮窗口零距离”为要求,采取开通服务热线、开展预约办证、实行延时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创新为民服务新举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前边境地区边民的法治意识比较淡薄,要想辖区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就得让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民警张永鑫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随着临沧边境管理支队边境辖区一个又一个的抵边警务室的建立,成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打通了警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每个抵边警务室都是一个小型的派出所,同样承担着掌握社情民意、巡逻查缉防控、打击违法犯罪、服务辖区群众等工作,是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一道重要防线。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供稿

返回
2024年05月19日  第921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共守神圣国土 共建美好家园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全力守边助力发展记事

刊发时间:2021-12-14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腰包鼓了,精气神好了,日子更有盼头了。以前村民住的是茅草房、杈杈房,走的是泥巴路,遇上下雨天,房子里漏雨、路上的泥巴没过了小腿。现在的日子好了,村寨漂亮干净,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阿佤山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兴边富民行动的一份功劳。
  这些年来,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始终将强边固防与兴边富民工程同步推进,边境管理辖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逐步从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边缘小乡转变为通达便利、和谐稳定、兴业民富、乡村美丽的边境乡镇,成为戍边守防的重要力量。

激发内生动力

      穿过高山丛林,翻过层峦叠翠的群山,一片整洁美丽的青山绿树的街道、富有佤族特色整齐错落的民居映入眼帘,这便是沧源“葫芦王地”班洪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群众和谐、生产发展、小康生活,便是这座深山云雾中的乡镇现状。
  以前的班洪乡由于山高水阻、交通闭塞、思想落后等原因,这儿的群众曾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中,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支队班洪边境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辖区走访、帮扶,通过集中重点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思想教育、座谈、交流、培训等办法,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家底,弄清致贫的根本原因,不断改变、扭转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今后的发展路子指明方向,促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班洪“四大嫂”精神,在老百姓心中萌芽成长,继续在阿佤山传承。
  随着临沧边境一线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边境乡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边民开始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向“留得住、能致富”转变。如今的边境乡村,村村寨寨美如画,各族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共守边疆稳定

      “边疆稳、边民富”,坚守祖国边疆就要守护一方平安,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始终牢固树立“全支队一杆枪”的新发展理念,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积极发扬“敢打硬仗、勇当先锋、善谋打赢”的战斗作风,大力实施强边固边、兴边富民战略,着力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提高边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全力构筑起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屏障,使每一个边疆人留得住心,扎得住根,守得住脚下的土地。该支队各单位民辅警始终坚持边境一线“战位”,忠诚履职尽责,始终扎实做好边境管理、疫情防控、辖区管控等工作,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优势,通过加强与卫生防疫等涉边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扎实做好边境辖区疫情监测、排查和预警等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边境辖区查缉管控力度,加强违法犯罪打击震慑,确实构筑起和谐稳定边境辖区环境。在290多公里临沧段的边境线上,该支队的全体民辅警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用坚守和担当在祖国西南边陲铸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用情为民服务

      警民齐心,共筑平安。几十年来,在绵延数百公里的边境线上,驻守这里的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辅警与当地群众一起,守护神圣国土,共建美好家园,携手谱写新时代警爱民、民拥警,共建警民鱼水情的精彩华章。
  在镇康县南伞镇东部,有这样一座警务室被群众亲切称为“暖心警务室”,这便是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南伞边境派出所军弄警务室。
  该支队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目标,以“擦亮窗口零距离”为要求,采取开通服务热线、开展预约办证、实行延时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创新为民服务新举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前边境地区边民的法治意识比较淡薄,要想辖区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就得让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民警张永鑫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随着临沧边境管理支队边境辖区一个又一个的抵边警务室的建立,成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打通了警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每个抵边警务室都是一个小型的派出所,同样承担着掌握社情民意、巡逻查缉防控、打击违法犯罪、服务辖区群众等工作,是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一道重要防线。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