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愿望

刊发时间:2021-12-31 A3版  作者:阮海燕 张红林 王正强 李维鲜 杨维 杨焱

我的新年愿望
□   融媒体记者  阮海燕  张红林  王正强   李维鲜  杨维  杨焱

  2021年注定是临沧历史长河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极大鼓舞了全市人民,也为临沧肩负起“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神圣使命注入无比的力量;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临沧现场办公会,为临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擘画了今后五年临沧发展的宏伟蓝图;
  这一年,墨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临沧结束没有国家高速路网的历史;
  这一年,临沧市中缅新通道试通首发成功;
  ……
  回望2021年,我们刻骨铭心,经历太多感慨和美好。
  展望2022年,我们满心期待,将向着美好继续往前冲。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每个人心中都勾勒出了美好的愿景。时值年终岁尾,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让我们来听听生活在临沧这片热土上普通人们的新年愿望。

 

“让更多的人喜欢我的家乡”

 

  “秀兰,今天你要带我们到哪玩?”“秀兰,今天拍小视屏的脚本你想好没有?”“秀兰……”
  大家口中的秀兰,名叫李秀兰,2006年从市民政局退休时,她给自己今后的生活定了个调“享受当下,用镜头记录美好生活,开心过好每一天。”
  “人到晚年,应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李秀兰认为,子女要上班、孙儿要上学,他们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时间宝贵,老年人不要有太多埋怨,而应该珍惜一分一秒,以最美的姿态,认真过好每一天。
  于是,退休后的李秀兰走进老年大学,能歌善舞的她参加合唱班、普通话朗诵班,加入恒春艺术团合唱队。她说:“唱歌能有效调节情绪,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老年朋友们就应该和老朋友们一起放声高歌,让老年生活过得更加有滋味。”
  2021年,李秀兰迷上了拍抖音,在她的抖音个人账号里,分享着是她和老姐妹们外出唱歌跳舞嬉戏打闹的日常、孙儿的日常,更多的是沧源的人文风情。
  李秀兰是土生土长的沧源佤族,对养育她的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想通过短视频平台把家乡的美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个充满无限魅力的地方。
  翻看她的抖音评论,很多外地人就被她所拍摄的美景所吸引,她也在认真推介自己的家乡,邀请大家到沧源佤山做客。“能有人从我拍的视频中认识并喜欢上我的家乡,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李秀兰充满憧憬。她幸福地做着规划:“我现在正在学习短视频制作,新的一年,我会继续走遍临沧的好山好水,约上朋友用手中的镜头记录身边的美好瞬间,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镜头爱上临沧。”

 

“为第二故乡发展贡献一份力”

 

  “当时年轻气盛,听朋友们说临沧人非常淳朴,没有想太多,就来了!”回忆起2009年初来临沧创业时的情景,来自湖南省邵东市的罗正杰这样告诉记者。
  “临沧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各项事业都处在迅速上升期,发展潜力非常大,对小微企业的包容性很强。”临沧让这位满怀美好创业憧憬的80后小伙看到了无限商机。
  留在临沧后,罗正杰起初注册了一家销售电脑、办公耗材、打印机的临翔区鑫诚科技经营部。2016年,注册成立了如今经营的临沧搏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电子监控设备。
  “在这里发展快13年了,临沧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是临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见证者和受益者。”罗正杰告诉记者,以前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跑工商局、税务局办业务,一次根本就办不好,要跑好多趟、等好多天;如今,办业务很方便,只需要跑一次,有些业务自己都可以在大厅的柜员机上操作办理,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还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去银行借贷十分方便,通过手机银行操作,贷款可以‘秒到’,较大减轻了我们的发展压力。”罗正杰对临沧的营商环境表示很满意。
  “2022年马上就到了,新的一年,我要努力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学习力度,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努力为第二故乡发展贡献一份力。”说起新的一年,罗正杰信心十足、满怀希望。

 

“愿我所学服务社会”

 

  双江姑娘李增宇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
  将要过去的这一年,李增宇是忙碌的。她忙着做课题做研究、投简历参加招聘找工作、还忙着学习,充实自己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
  2017年,李增宇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她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两年,2019年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她说外出求学这些年学到了很多东西,人生目标也从开始的迷茫无措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坚定——回到云南,从事与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把这些年积攒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分享出去,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帮到更多的人。
  作为从临沧走出去的学生,李增宇心中有着很深的家乡情结。今年企业到学校招聘,杭州一家半导体公司有意与李增宇签约,给出第一年40余万元的年薪,她并没有立即答应签约,而是主动联系了昆明的一家研究所,目前对方已向她发出录用邀约。放弃高薪打算回到家乡就业,李增宇说,还是希望能把这些年所学知识回报家乡。
  和李增宇一样,进入大学后从开始的迷茫到目标逐渐明晰的,还有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上学的永德姑娘陶仁绪。
  陶仁绪所学专业是数字媒体技术,她说大一时图新鲜,大二、大三忙着应付各种专业作业,直到今年上大四,发现身边的同学对毕业之后的去向都有了明确目标,自己才开始着急起来。
  于是,2021年,陶仁绪过得很是精彩: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已通过笔试目前正在等待面试拿证;刚参加完国考在等待消息;正在复习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农信社招聘考试;目前和同学策划设计毕业作品,准备给自己的大四画上圆满句号。
  看陶仁绪这一年过得如此紧张、参加这么多考试,家人劝她顺其自然。她答道技多不压身。陶仁绪说,希望早日找到工作,减轻父母负担。
  对于新的一年,李增宇希望自己能回到云南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陶仁绪希望自己能顺利找到工作,能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她们的愿望简单纯粹、暖人心扉。
  心里始终装着别人的两个年轻女孩,希望新的一年,更多和她们一样的年轻人,给自己定个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前行,得到收获。

 

“用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2021年,25岁的王川云做了最了不起的一件事——回老家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给父母盖了一幢两层小楼。
  在老家盖房子,要是在5年前,王川云根本不敢想。如今他却做到了。
  5年前,王川云带了一只装着几套换洗的衣服的破皮箱来到临翔区打工。刚20出头的他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那时,年纪小加上没有任何技术傍身,一开始王川云只能从事搬砖、拌沙灰等工作,看着有技术的工人师傅每天的收入都要高于他很多,于是王川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一门技术。
  一次工作中,王川云遇到了一位姓曾的贴砖师傅,曾师傅为人和善,几番交谈下来,曾师傅愿意收他这个徒弟。于是,王川云开始了他的贴砖生涯,做起了贴砖散工。
  2018年底,机缘巧合之下,喜安居装修公司的老板看中了王川云娴熟的贴砖技术,邀请王川云加入装修公司。“加入公司能解决做散工收入不固定的问题。”王川云爽快地答应了。进入公司后,王川云每个月保底工资大概五六千元,好的时候加上提成月收入能过万。从小过节俭日子的王川云并没有大手大脚把挣来的钱花光,而是把一部分钱存了下来。
  5年下来,王川云攒了一些钱,于是他决定拿出一部分钱回家给父母盖新房。“盖新房花了15万元,大部分我出,装修我自己做,这也算是学有所用了。”说到给父母盖新房,王川云一脸幸福,“钱挣来就是用来花的,花在父母身上、花在家里很值得。”
  今年,王川云还把在老家的妻子接到他工作的公司上班,妻子负责公司伙食和勤杂工作。拉着妻子的手,王川云真诚地说:“只有勤劳才能换来幸福甜蜜生活,夫妻俩同心协力,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接下来的2022年,想要再多学上几门技术,用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希望加工厂建在家门口”

 

  凤庆县雪山镇立马村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大面积种植茶叶、核桃,全村90%以上的农户均饲养猪、牛、驴、鸡等家畜家禽。近几年积极引进药材、魔芋等经济作物鼓励村民试种,不断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
  立马村龙竹洼小组村民饶家强家的田间地头,常年都种满了轮作农作物,近几年他在大力种植茶叶核桃的同时积极发展养殖业,并在春茶上市和核桃成熟的时节,做起了白茶加工和泡核桃生意。
  “现如今,党的政策是越来越好,种地有政策,销售产品也有人指导,我家今年种植、收购、加工茶叶、核桃等农副产品,除去成本,收入翻了番。年底了,打算给家里添置一些新的大件家具。”盘点今年的收成,饶家强满脸幸福。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不能荒废农田。” 饶家强希望来年乡里、村里加大农耕道路建设和修缮力度,让种庄稼不再像老一辈一样辛苦;希望上级部门在村里建茶叶、核桃等加工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家庭收入;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做到务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里12个村民小组的11.2公里全部实现水泥硬化,铺设自来水主管线路16公里多,建成了水源稳定、保障有力的自来水网络;村里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美丽公路、美丽村庄建设,并新建村级活动场所6个,村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说起2021年,村支书李玉书露出出欣慰的笑容。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他满怀憧憬: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带领村民们接续奋斗,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新的一年,希望班里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这是市一中高三年级24班班主任李晋君的新年愿望。
  作为班主任,李晋君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心理健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
  接任高三班主任的一年,李晋君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遇到对课业不懂的帮忙找任课老师,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的进行开导,遇到有为难情绪不愿前进的要进行鼓励,遇到思想滑坡的要进行疏导……
  “高三阶段,学生们的心理建设尤为重要。”为了能给做好学生的高考心理辅导和疏导,李晋君在完成紧张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学习各种心理建设方面的知识。她说,只要做好学生的心里建设,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不但能在高考中决胜,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拥有决胜的能力。
  在李晋君的努力付出下,学生们都把她当成大朋友和她无话不谈,在交谈中释放压力,在交谈中增加前行的动力。
  这一年,对于学生,李晋君问心无愧;而对于只有5岁的儿子,她心里充满歉意。“这一年,儿子都由父母在帮忙照顾,忙起来几天都见不到儿子。”心疼外孙的父母会问李晋君,如此辛苦,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还会选择当老师吗?“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热爱这三尺讲台,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选择。”
  忙忙碌碌中,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对于新的一年,李晋君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所有高三的莘莘学子都能考上理想大学,希望能多些时间陪伴家人。

 

返回
2024年05月18日  第923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的新年愿望

刊发时间:2021-12-31 A3版  作者:阮海燕 张红林 王正强 李维鲜 杨维 杨焱 【字体:大 中 小】

我的新年愿望
□   融媒体记者  阮海燕  张红林  王正强   李维鲜  杨维  杨焱

  2021年注定是临沧历史长河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极大鼓舞了全市人民,也为临沧肩负起“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神圣使命注入无比的力量;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临沧现场办公会,为临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擘画了今后五年临沧发展的宏伟蓝图;
  这一年,墨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临沧结束没有国家高速路网的历史;
  这一年,临沧市中缅新通道试通首发成功;
  ……
  回望2021年,我们刻骨铭心,经历太多感慨和美好。
  展望2022年,我们满心期待,将向着美好继续往前冲。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每个人心中都勾勒出了美好的愿景。时值年终岁尾,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让我们来听听生活在临沧这片热土上普通人们的新年愿望。

 

“让更多的人喜欢我的家乡”

 

  “秀兰,今天你要带我们到哪玩?”“秀兰,今天拍小视屏的脚本你想好没有?”“秀兰……”
  大家口中的秀兰,名叫李秀兰,2006年从市民政局退休时,她给自己今后的生活定了个调“享受当下,用镜头记录美好生活,开心过好每一天。”
  “人到晚年,应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李秀兰认为,子女要上班、孙儿要上学,他们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时间宝贵,老年人不要有太多埋怨,而应该珍惜一分一秒,以最美的姿态,认真过好每一天。
  于是,退休后的李秀兰走进老年大学,能歌善舞的她参加合唱班、普通话朗诵班,加入恒春艺术团合唱队。她说:“唱歌能有效调节情绪,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老年朋友们就应该和老朋友们一起放声高歌,让老年生活过得更加有滋味。”
  2021年,李秀兰迷上了拍抖音,在她的抖音个人账号里,分享着是她和老姐妹们外出唱歌跳舞嬉戏打闹的日常、孙儿的日常,更多的是沧源的人文风情。
  李秀兰是土生土长的沧源佤族,对养育她的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想通过短视频平台把家乡的美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个充满无限魅力的地方。
  翻看她的抖音评论,很多外地人就被她所拍摄的美景所吸引,她也在认真推介自己的家乡,邀请大家到沧源佤山做客。“能有人从我拍的视频中认识并喜欢上我的家乡,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李秀兰充满憧憬。她幸福地做着规划:“我现在正在学习短视频制作,新的一年,我会继续走遍临沧的好山好水,约上朋友用手中的镜头记录身边的美好瞬间,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镜头爱上临沧。”

 

“为第二故乡发展贡献一份力”

 

  “当时年轻气盛,听朋友们说临沧人非常淳朴,没有想太多,就来了!”回忆起2009年初来临沧创业时的情景,来自湖南省邵东市的罗正杰这样告诉记者。
  “临沧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各项事业都处在迅速上升期,发展潜力非常大,对小微企业的包容性很强。”临沧让这位满怀美好创业憧憬的80后小伙看到了无限商机。
  留在临沧后,罗正杰起初注册了一家销售电脑、办公耗材、打印机的临翔区鑫诚科技经营部。2016年,注册成立了如今经营的临沧搏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电子监控设备。
  “在这里发展快13年了,临沧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是临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见证者和受益者。”罗正杰告诉记者,以前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跑工商局、税务局办业务,一次根本就办不好,要跑好多趟、等好多天;如今,办业务很方便,只需要跑一次,有些业务自己都可以在大厅的柜员机上操作办理,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还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去银行借贷十分方便,通过手机银行操作,贷款可以‘秒到’,较大减轻了我们的发展压力。”罗正杰对临沧的营商环境表示很满意。
  “2022年马上就到了,新的一年,我要努力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学习力度,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努力为第二故乡发展贡献一份力。”说起新的一年,罗正杰信心十足、满怀希望。

 

“愿我所学服务社会”

 

  双江姑娘李增宇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三年级学生。
  将要过去的这一年,李增宇是忙碌的。她忙着做课题做研究、投简历参加招聘找工作、还忙着学习,充实自己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
  2017年,李增宇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她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两年,2019年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她说外出求学这些年学到了很多东西,人生目标也从开始的迷茫无措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坚定——回到云南,从事与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把这些年积攒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分享出去,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帮到更多的人。
  作为从临沧走出去的学生,李增宇心中有着很深的家乡情结。今年企业到学校招聘,杭州一家半导体公司有意与李增宇签约,给出第一年40余万元的年薪,她并没有立即答应签约,而是主动联系了昆明的一家研究所,目前对方已向她发出录用邀约。放弃高薪打算回到家乡就业,李增宇说,还是希望能把这些年所学知识回报家乡。
  和李增宇一样,进入大学后从开始的迷茫到目标逐渐明晰的,还有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上学的永德姑娘陶仁绪。
  陶仁绪所学专业是数字媒体技术,她说大一时图新鲜,大二、大三忙着应付各种专业作业,直到今年上大四,发现身边的同学对毕业之后的去向都有了明确目标,自己才开始着急起来。
  于是,2021年,陶仁绪过得很是精彩: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已通过笔试目前正在等待面试拿证;刚参加完国考在等待消息;正在复习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农信社招聘考试;目前和同学策划设计毕业作品,准备给自己的大四画上圆满句号。
  看陶仁绪这一年过得如此紧张、参加这么多考试,家人劝她顺其自然。她答道技多不压身。陶仁绪说,希望早日找到工作,减轻父母负担。
  对于新的一年,李增宇希望自己能回到云南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陶仁绪希望自己能顺利找到工作,能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她们的愿望简单纯粹、暖人心扉。
  心里始终装着别人的两个年轻女孩,希望新的一年,更多和她们一样的年轻人,给自己定个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前行,得到收获。

 

“用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2021年,25岁的王川云做了最了不起的一件事——回老家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给父母盖了一幢两层小楼。
  在老家盖房子,要是在5年前,王川云根本不敢想。如今他却做到了。
  5年前,王川云带了一只装着几套换洗的衣服的破皮箱来到临翔区打工。刚20出头的他想要凭一己之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那时,年纪小加上没有任何技术傍身,一开始王川云只能从事搬砖、拌沙灰等工作,看着有技术的工人师傅每天的收入都要高于他很多,于是王川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一门技术。
  一次工作中,王川云遇到了一位姓曾的贴砖师傅,曾师傅为人和善,几番交谈下来,曾师傅愿意收他这个徒弟。于是,王川云开始了他的贴砖生涯,做起了贴砖散工。
  2018年底,机缘巧合之下,喜安居装修公司的老板看中了王川云娴熟的贴砖技术,邀请王川云加入装修公司。“加入公司能解决做散工收入不固定的问题。”王川云爽快地答应了。进入公司后,王川云每个月保底工资大概五六千元,好的时候加上提成月收入能过万。从小过节俭日子的王川云并没有大手大脚把挣来的钱花光,而是把一部分钱存了下来。
  5年下来,王川云攒了一些钱,于是他决定拿出一部分钱回家给父母盖新房。“盖新房花了15万元,大部分我出,装修我自己做,这也算是学有所用了。”说到给父母盖新房,王川云一脸幸福,“钱挣来就是用来花的,花在父母身上、花在家里很值得。”
  今年,王川云还把在老家的妻子接到他工作的公司上班,妻子负责公司伙食和勤杂工作。拉着妻子的手,王川云真诚地说:“只有勤劳才能换来幸福甜蜜生活,夫妻俩同心协力,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接下来的2022年,想要再多学上几门技术,用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希望加工厂建在家门口”

 

  凤庆县雪山镇立马村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大面积种植茶叶、核桃,全村90%以上的农户均饲养猪、牛、驴、鸡等家畜家禽。近几年积极引进药材、魔芋等经济作物鼓励村民试种,不断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
  立马村龙竹洼小组村民饶家强家的田间地头,常年都种满了轮作农作物,近几年他在大力种植茶叶核桃的同时积极发展养殖业,并在春茶上市和核桃成熟的时节,做起了白茶加工和泡核桃生意。
  “现如今,党的政策是越来越好,种地有政策,销售产品也有人指导,我家今年种植、收购、加工茶叶、核桃等农副产品,除去成本,收入翻了番。年底了,打算给家里添置一些新的大件家具。”盘点今年的收成,饶家强满脸幸福。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是农民的命根子,所以不能荒废农田。” 饶家强希望来年乡里、村里加大农耕道路建设和修缮力度,让种庄稼不再像老一辈一样辛苦;希望上级部门在村里建茶叶、核桃等加工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家庭收入;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做到务工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里12个村民小组的11.2公里全部实现水泥硬化,铺设自来水主管线路16公里多,建成了水源稳定、保障有力的自来水网络;村里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美丽公路、美丽村庄建设,并新建村级活动场所6个,村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说起2021年,村支书李玉书露出出欣慰的笑容。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他满怀憧憬: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带领村民们接续奋斗,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新的一年,希望班里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这是市一中高三年级24班班主任李晋君的新年愿望。
  作为班主任,李晋君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心理健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
  接任高三班主任的一年,李晋君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遇到对课业不懂的帮忙找任课老师,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的进行开导,遇到有为难情绪不愿前进的要进行鼓励,遇到思想滑坡的要进行疏导……
  “高三阶段,学生们的心理建设尤为重要。”为了能给做好学生的高考心理辅导和疏导,李晋君在完成紧张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学习各种心理建设方面的知识。她说,只要做好学生的心里建设,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不但能在高考中决胜,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拥有决胜的能力。
  在李晋君的努力付出下,学生们都把她当成大朋友和她无话不谈,在交谈中释放压力,在交谈中增加前行的动力。
  这一年,对于学生,李晋君问心无愧;而对于只有5岁的儿子,她心里充满歉意。“这一年,儿子都由父母在帮忙照顾,忙起来几天都见不到儿子。”心疼外孙的父母会问李晋君,如此辛苦,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还会选择当老师吗?“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所以热爱这三尺讲台,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选择。”
  忙忙碌碌中,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对于新的一年,李晋君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所有高三的莘莘学子都能考上理想大学,希望能多些时间陪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