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优势产业 扩能提质升级

刊发时间:2022-01-15 A4版  作者:

55.jpg

昆明中车产业基地

33.jpg

云南锗业产业基地

44.jpg

云南白药生产线

2021年前三季度
  制造业增加值3584.71亿元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24.5亿元 能源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4%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 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7%
  截至2021年底
  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410.97万户 个体工商户总数达317.21万户同比增长12.75%
  2021年
  全省新增AAAA级景区10家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3家 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

核心速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生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省上下坚持“两型三化”的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云南优势和特色,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从八大重点产业到打造“三张牌”再到构建“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走出了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绿色铺底 聚力打造“三张牌”

  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是2016年我省提出“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培育八大重点产业后,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以此作为我省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做强“绿色能源牌”,做特“绿色食品牌”,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打造“三张牌”指明了新的方向。
  我省依托生态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和引领,持续做强“绿色能源牌”。以水电为主的清洁电源建设不断加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全面提速,安全智能的大电网更加完善,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步伐加快,国家重要水电基地、石油炼化基地及国际能源枢纽“两基地一枢纽”初步建成,能源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能源绿色底色日益浓厚。
  在富民县“多多农研基地”,一颗颗饱满的番茄挂在枝头,为期6个月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AI(人工智能)番茄种植决赛即将迎来结果。
  如今,云南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日趋完善,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特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云南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国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云南顺势而为,花卉、蔬菜等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和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省坚持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总体方向,按照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和种业、电商两端,“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在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坚持主体投入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省域统筹和市县抓落实相结合,充分调动产业内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云南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我们十分看好云南的自然资源,会加大在云南的基地建设投入。”云南林奇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天尝说。
  经过努力,云南农业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今后将进一步强化现代要素集聚支撑,引导推动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高质量完成云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绵延的山峦被壮美的梯田景观环抱着。依托梯田这一独特资源,半山酒店、精品民宿的开发经营逐渐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省上下努力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全产业链重塑云南旅游业发展新优势,深入开展万亿级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科考、乡村田园、边境跨境旅游等文旅新业态。如今,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半山酒店、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你追我赶,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身姿绰约”。
  展望未来,云南将全面提升质量和效益,聚焦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推动云南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努力成为引领全国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

抢抓机遇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在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先进制造业作为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首重点打造,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4大工程,传统制造业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
  走进易门县,5年前被列入淘汰落后低效产能范围的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丽转身,成为现代化低能耗企业。“通过等量置换和智能制造,全厂生产效率提高了11.8%,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2.6%,‘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产值10亿元,成为行业里绿色制造的标杆企业。”公司总经理谢培顺说。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换出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改造提升存量产量,提高供给质量,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十三五”以来,我省已经为先进产能、新兴产业腾退出1230万吨标准煤以及环保、土地等要素空间。
  2020年,我省旅游业、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6477.03亿元、1933.35亿元、5866亿元、433.31亿元和1702.9亿元。
  1月10日,中老铁路“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经过2098公里的跋涉,从磨憨口岸出关顺利到达老挝首都万象。通车1个多月以来,这条黄金线路国际货运总值已超过6亿元。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不断夯实的交通基础设施,纵横交错的现代物流网络,支撑云南高质量发展开启加速度。2021年,全省物流总收入同比增长21.6%,物流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老国际货运列车首发成功并持续顺利运营,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实现三批试运成功;物流主体培育成效明显,现有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111户,国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4户,国家供应链示范创建企业3户,引进顺丰速运、普洛斯、新加坡丰树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地;县乡村三级物流网和冷链物流设施不断完善,县级物流网络覆盖123个县(市、区),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99.8%,冷库容积达570余万立方米;我省企业“走出去”设立的境外物流公司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国,衔接内外的跨区域物流网基本建立。
  2021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达3584.71亿元、2224.5亿元和1186.18亿元。能源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4%,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加值同比增长14.6%;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7%,增加值同比增长7.2%。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数字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让数字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云南建设劲头足、战正酣。
  依托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工厂、数字车间生产更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云花、云茶、云果等种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数字乡村治理初现成效;昆明市打造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将落地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多个场景,形成更加智慧、高效的产业生态。
  我省深入落实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四条线”全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谋划“一部手机”系列品牌,建设区块链应用高地,探索出了一条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促发展的路子,数字基础不断夯实,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潜力加速释放,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刚跨入新年,在昆明办理营业执照的李先生就收到了一个“新年礼包”,只要手机操作提交资料,几秒钟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智能化无干预办理营业执照在昆明成为现实。从十几天到7天,从数小时到几秒钟,不断压缩的办理时效,彰显了我省市场主体准入改革的成效。
  实现产业发展,核心靠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帮助企业转型创业、安心发展,我省积极推动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着力破解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瞄准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靶向发力,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410.97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总数达317.21万户,同比增长12.75%。2021年,全省新增AAAA级景区10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

返回
2024年05月19日  第924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聚焦优势产业 扩能提质升级

刊发时间:2022-01-15 A4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55.jpg

昆明中车产业基地

33.jpg

云南锗业产业基地

44.jpg

云南白药生产线

2021年前三季度
  制造业增加值3584.71亿元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24.5亿元 能源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4%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 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7%
  截至2021年底
  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410.97万户 个体工商户总数达317.21万户同比增长12.75%
  2021年
  全省新增AAAA级景区10家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3家 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

核心速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业生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省上下坚持“两型三化”的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云南优势和特色,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从八大重点产业到打造“三张牌”再到构建“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云南走出了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绿色铺底 聚力打造“三张牌”

  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是2016年我省提出“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培育八大重点产业后,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以此作为我省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做强“绿色能源牌”,做特“绿色食品牌”,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打造“三张牌”指明了新的方向。
  我省依托生态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和引领,持续做强“绿色能源牌”。以水电为主的清洁电源建设不断加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开发全面提速,安全智能的大电网更加完善,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步伐加快,国家重要水电基地、石油炼化基地及国际能源枢纽“两基地一枢纽”初步建成,能源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能源产业链不断延伸,能源绿色底色日益浓厚。
  在富民县“多多农研基地”,一颗颗饱满的番茄挂在枝头,为期6个月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AI(人工智能)番茄种植决赛即将迎来结果。
  如今,云南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日趋完善,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特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云南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国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云南顺势而为,花卉、蔬菜等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和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省坚持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总体方向,按照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和种业、电商两端,“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在大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坚持主体投入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省域统筹和市县抓落实相结合,充分调动产业内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云南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我们十分看好云南的自然资源,会加大在云南的基地建设投入。”云南林奇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天尝说。
  经过努力,云南农业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今后将进一步强化现代要素集聚支撑,引导推动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高质量完成云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绵延的山峦被壮美的梯田景观环抱着。依托梯田这一独特资源,半山酒店、精品民宿的开发经营逐渐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省上下努力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全产业链重塑云南旅游业发展新优势,深入开展万亿级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科考、乡村田园、边境跨境旅游等文旅新业态。如今,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半山酒店、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你追我赶,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身姿绰约”。
  展望未来,云南将全面提升质量和效益,聚焦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推动云南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努力成为引领全国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

抢抓机遇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在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先进制造业作为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首重点打造,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改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4大工程,传统制造业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
  走进易门县,5年前被列入淘汰落后低效产能范围的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丽转身,成为现代化低能耗企业。“通过等量置换和智能制造,全厂生产效率提高了11.8%,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了12.6%,‘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产值10亿元,成为行业里绿色制造的标杆企业。”公司总经理谢培顺说。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换出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改造提升存量产量,提高供给质量,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十三五”以来,我省已经为先进产能、新兴产业腾退出1230万吨标准煤以及环保、土地等要素空间。
  2020年,我省旅游业、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6477.03亿元、1933.35亿元、5866亿元、433.31亿元和1702.9亿元。
  1月10日,中老铁路“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经过2098公里的跋涉,从磨憨口岸出关顺利到达老挝首都万象。通车1个多月以来,这条黄金线路国际货运总值已超过6亿元。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不断夯实的交通基础设施,纵横交错的现代物流网络,支撑云南高质量发展开启加速度。2021年,全省物流总收入同比增长21.6%,物流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老国际货运列车首发成功并持续顺利运营,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实现三批试运成功;物流主体培育成效明显,现有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111户,国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4户,国家供应链示范创建企业3户,引进顺丰速运、普洛斯、新加坡丰树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地;县乡村三级物流网和冷链物流设施不断完善,县级物流网络覆盖123个县(市、区),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99.8%,冷库容积达570余万立方米;我省企业“走出去”设立的境外物流公司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国,衔接内外的跨区域物流网基本建立。
  2021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达3584.71亿元、2224.5亿元和1186.18亿元。能源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4%,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增加值同比增长14.6%;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7%,增加值同比增长7.2%。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数字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让数字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数字云南建设劲头足、战正酣。
  依托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工厂、数字车间生产更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云花、云茶、云果等种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数字乡村治理初现成效;昆明市打造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将落地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多个场景,形成更加智慧、高效的产业生态。
  我省深入落实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四条线”全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谋划“一部手机”系列品牌,建设区块链应用高地,探索出了一条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促发展的路子,数字基础不断夯实,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潜力加速释放,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刚跨入新年,在昆明办理营业执照的李先生就收到了一个“新年礼包”,只要手机操作提交资料,几秒钟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智能化无干预办理营业执照在昆明成为现实。从十几天到7天,从数小时到几秒钟,不断压缩的办理时效,彰显了我省市场主体准入改革的成效。
  实现产业发展,核心靠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帮助企业转型创业、安心发展,我省积极推动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着力破解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瞄准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靶向发力,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410.97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总数达317.21万户,同比增长12.75%。2021年,全省新增AAAA级景区10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