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刊发时间:2022-01-22 A1版  作者:杨丽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丽)    临翔区以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为抓手,促进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现代农业“先力军”。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名师教”的培训模式,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有“为”有“智”的新型职业农民打好现代农业“头阵”。依托“五大培训工程”,组织广大专家学者、农业技术人员“下沉”村组,深入田头地间开展坚果、茶叶、红椒等产业技术教学,切实提高农业种植、管理水平,提升农业品质和产量,促进农户增收。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好转型升级“突围战”。按照产业“精准、有效、因地制宜”的思路,持续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生产技术管理等方式,持续巩固提升茶叶、核桃、烤烟、坚果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使农民持续增收。积极探索发展林下有机三七、金线莲、蚕桑等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2021年,投资4.5亿元建成500亩示范园、100亩苗圃基地、2万亩种植规模的“云南省林下有机三七种植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打出农业发展“组合拳”。聚焦农业平稳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目标,加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重大项目引进,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设施配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021年,完成、审核验收“粮食生产功能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两区划定面积36.42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65万亩;成功贯通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饮水的小(一)型水利工程——临翔区三岔箐水库输水隧洞;全区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238万亩;建立112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持续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推进绿色有机发展;积极推进蔬菜产销、检测、收购、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临翔冬春蔬菜竞争力。

返回
2024年05月05日  第925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刊发时间:2022-01-22 A1版  作者:杨丽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丽)    临翔区以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为抓手,促进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现代农业“先力军”。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名师教”的培训模式,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有“为”有“智”的新型职业农民打好现代农业“头阵”。依托“五大培训工程”,组织广大专家学者、农业技术人员“下沉”村组,深入田头地间开展坚果、茶叶、红椒等产业技术教学,切实提高农业种植、管理水平,提升农业品质和产量,促进农户增收。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好转型升级“突围战”。按照产业“精准、有效、因地制宜”的思路,持续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推广优良品种、提升生产技术管理等方式,持续巩固提升茶叶、核桃、烤烟、坚果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使农民持续增收。积极探索发展林下有机三七、金线莲、蚕桑等新兴产业,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2021年,投资4.5亿元建成500亩示范园、100亩苗圃基地、2万亩种植规模的“云南省林下有机三七种植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打出农业发展“组合拳”。聚焦农业平稳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目标,加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重大项目引进,不断完善农业生产设施配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021年,完成、审核验收“粮食生产功能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两区划定面积36.42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65万亩;成功贯通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饮水的小(一)型水利工程——临翔区三岔箐水库输水隧洞;全区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238万亩;建立112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持续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推进绿色有机发展;积极推进蔬菜产销、检测、收购、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临翔冬春蔬菜竞争力。